感遇明主恩,頗高祖逖言
出自唐代李白《南奔書懷(一作自丹陽南奔道中作。蕭士赟云是偽作)》:
遙夜何漫漫,空歌白石爛。
甯戚未匡齊,陳平終佐漢。
欃槍掃河洛,直割鴻溝半。
歷數(shù)方未遷,云雷屢多難。
天人秉旄鉞,虎竹光藩翰。
侍筆黃金臺,傳觴青玉案。
不因秋風(fēng)起,自有思?xì)w嘆。
主將動讒疑,王師忽離叛。
自來白沙上,鼓噪丹陽岸。
賓御如浮云,從風(fēng)各消散。
舟中指可掬,城上骸爭爨。
草草出近關(guān),行行昧前算。
南奔劇星火,北寇無涯畔。
顧乏七寶鞭,留連道傍玩。
太白夜食昴,長虹日中貫。
秦趙興天兵,茫茫九州亂。
感遇明主恩,頗高祖逖言。
過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
拔劍擊前柱,悲歌難重論。
注釋參考
感遇
(1) [grateful for good treatment]∶對他人的知遇表示感激
且先帝謬顧,情同布衣,既今恩重命輕,遂感遇忘身。——《晉書·庾亮傳》
(2) [sigh forth one's sufferings]∶對自己命運(yùn)的感慨
(3) [sigh with emotion]∶對所遇事物的感慨
詳細(xì)解釋(1).感激知遇。 晉 庾亮 《上疏乞骸骨》:“且先帝謬顧,情同布衣,既今恩重命輕,遂感遇忘身?!薄杜f五代史·唐書·明帝紀(jì)六》:“ 琪 , 梁 之故相,私懷感遇,敘 彥威 在 梁 歷任,不欲言偽 梁 故也?!?明 皇甫汸 《奉答子安兄》詩:“感遇興長謡,來章緬幽契。”
(2).對所遇事物的感慨。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又有事物牽於外,情理動於內(nèi),隨感遇而形於嘆詠者一百首,謂之‘感傷詩’。”
(3).感應(yīng)遇合。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 林塘 知其異人,因問以神仙感遇之事?!?/p>
明主
賢明的君主?!蹲髠鳌は骞拍辍罚骸懊涝眨瑴t渢乎!大而婉,險(xiǎn)而易行,以德輔此,則明主也?!薄妒酚洝ご炭土袀鳌罚骸俺悸劽髦鞑谎谌酥溃页加兴烂x。” 魯迅 《故事新編·采薇》:“他原是 妲己 的舅公的干女婿,做著祭酒,因?yàn)橹捞烀袣w,便帶著五十車行李和八百個奴婢,來投明主了?!?/p>
高祖
高祖 (gāozǔ) 曾祖的父親 great-great-grandfather 請問,你的高祖是誰?李白名句,南奔書懷(一作自丹陽南奔道中作。蕭士赟云是偽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