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來達(dá)道者,冥冥獨見曉
出自宋代韓維《和玉汝弟感秋偶書》:
園林雨余清,碧色遍秋草。
露葉委閑階,風(fēng)荷亂幽沼。
晨昏爽氣嘉,吾意欲輕矯。
古來達(dá)道者,冥冥獨見曉。
四序雖代換,一物未嘗老。
況茲浮幼質(zhì),終非智人保。
唯有至真界,日日無非好。
豈同世俗情,妄計遲與早。
矢詩勿庸多,萬事一能了。
注釋參考
古來
古來 (gǔlái) 自古以來 since time immemorial 古來如此 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唐· 李白《將進(jìn)酒》 試問古來幾曾見破鏡能重圓?!濉?林覺民《與妻書》達(dá)道
(1).公認(rèn)的準(zhǔn)則?!抖Y記·中庸》:“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dá)道也?!?唐 柳宗元 《祭穆質(zhì)給事文》:“達(dá)道之行,實惟交友?!?宋 契嵩 《<壇經(jīng)>贊》:“夫戒定慧者,三乘之達(dá)道也?!?朱自清 《論逼真與如畫》:“那些‘難可與俗人論’的,恐怕到底不是天下之達(dá)道罷?!?/p>
(2).明白、徹悟道理?!痘茨献印镎撚?xùn)》:“達(dá)道之人,不茍得,不讓福?!?晉 葛洪 《抱樸子·至理》:“夫逝者無反期,既朽無生理,遠(yuǎn)道之士,良所悲矣。” 唐 杜甫 《遣興》詩之三:“ 陶潛 避俗翁,未必能達(dá)道?!?元 楊載 《贈胡汲古》詩:“先生唯達(dá)道,久矣樂山林。”
(3).實現(xiàn)理想或主張。 漢 荀悅 《申鑒·政體》:“治世所貴乎位者三:一曰達(dá)道於天下,二曰達(dá)惠於民,三曰達(dá)德於身。” 宋 蘇軾 《賜孫覺辭免恩命不允詔》:“卿三居諫省,皆以直聞,蓋嘗遇事以建言,志在行義以達(dá)道?!?元 閻復(fù) 《追封伯夷叔齊制》:“讓爵以明長幼之序,諫伐以嚴(yán)君臣之分,可謂行義以達(dá)道,殺身以成仁者也?!?/p>
(4).猶得道。 元 無名氏 《貨郎旦》第三折:“可知道今世里令史每都撾鈔,和這古廟里泥神也愛錢,怎能勾達(dá)道昇仙?!?/p>
(5).博通各種學(xué)問?!度龂尽の褐尽す軐巶鳌贰?王烈 者,字 彥芳 ” 裴松之 注引 李氏 《先賢行狀》:“ 烈 通識達(dá)道,秉義不回?!?/p>
(6).猶溝通。 明 余繼登 《典故紀(jì)聞》卷三:“又謂古人祭用香燭,所以達(dá)道陰陽,以接神明?!?/p>
冥冥
冥冥 (míngmíng) 不明亮 dim 天色冥冥 杳以冥 冥?!冻o·屈原·涉江》 薄暮冥冥?!巍?范仲淹《岳陽樓記》 指人不明事理 benighted 形容高遠(yuǎn);深遠(yuǎn) high and far space 鴻飛冥冥 迷信的人指有鬼神暗中起作用的境界 hades獨見
(1).獨到的發(fā)現(xiàn);獨特的見解。謂能見人所不能見者?!秴问洗呵铩ぶ茦贰罚骸肮实溬飧V?,福兮禍之所伏,圣人所獨見,眾人焉知其極?!?漢 王充 《論衡·實知》:“儒者論圣人,以為前知千歲,后知萬世,有獨見之明,獨聽之聰。” 唐 柳宗元 《天爵論》:“盹盹於獨見,淵淵於默識,則明者又其一端耳?!?魯迅 《二心集·<藝術(shù)論>譯本序》:“然而他已懷獨見,以為智識階級獨斗政府,革命殊難于成功?!?/p>
(2).指一己之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三·魏晉宋詩》:“予撰五言詩,於 魏 獨取 阮籍 為一卷,而別於 鄴中 諸子。 晉 取 左思 、 郭璞 、 劉琨 為一卷……蓋予之獨見如此?!?/p>
(3).獨自看見。 唐 杜甫 《石硯》詩:“巨璞 禹 鑿餘,異狀君獨見。”
(4).單獨接見。 唐 白居易 《與承宗詔》:“開獨見之路,降非常之恩。”
韓維名句,和玉汝弟感秋偶書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