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鄭獬《讀李英公傳》:
李密被誅猶不負(fù),文皇顧命更何疑。
豈將當(dāng)日奔亡后,比得他年富貴時(shí)。
注釋參考
李密
李密(582-618) : 隋末瓦崗軍首領(lǐng)。字玄邃,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公元613年參預(yù)楊玄感起兵反隋失敗被捕,后逃脫。616年投奔瓦崗軍,助翟讓聯(lián)合附近各支起義軍。次年被推為全軍之主,稱魏公。后因大量起用隋朝降官降將,并殺害翟讓,致部眾離心。618年為王世充所敗,入關(guān)降唐。不久因反唐被殺。文皇
(1).指 三國 魏文帝 曹丕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誄碑》:“ 文皇 誄末,旨言自陳,其乖甚矣?!?/p>
(2).指 唐 太宗 李世民 。因 太宗 謚 文武大圣皇帝 故稱。 唐 羅隱 《聞大駕巡幸》詩:“靜思貴族謀身易,危覺 文皇 創(chuàng)業(yè)難?!薄端问贰た軠?zhǔn)傳》:“上由是嘉之曰:朕得 寇準(zhǔn) ,猶 文皇 之得 魏徵 也?!?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維揚(yáng)生》:“昔 虬髯客 志在天下,一旦見 文皇 ,自慚不逮,甘心遜避。”
顧命
[feel tender and protective toward one's life] 顧慮性命
奮不顧命
詳細(xì)解釋(1).《書·顧命》:“ 成王 將崩,命 召公 、 畢公 率諸侯相 康王 ,作《顧命》。” 孔 傳:“臨終之命曰顧命。” 孔穎達(dá) 疏:“顧是將去之意,此言臨終之命曰顧命,言臨將死去迴顧而為語也。”后因以“顧命”謂臨終遺命,多用以稱帝王遺詔?!逗鬂h書·陰興傳》:“帝風(fēng)眩疾甚,后以 興 領(lǐng)侍中,受顧命於 云臺(tái) 廣室 。”《南史·褚彥回傳》:“ 明帝 崩,遺詔以為中書令、護(hù)軍將軍,與尚書令 袁粲 受顧命,輔幼主?!薄稏|周列國志》第四回:“ 晉文公 有疾,召 趙衰 、 先軫 、 狐射姑 、 陽處父 諸臣,入受顧命,使輔世子 驩 為君,勿替伯業(yè)。”
(2).顧惜生命。 三國 魏 曹操 《領(lǐng)兗州牧表》:“臣以累葉受恩,膺荷洪施,不敢顧命。”《宋史·王繼濤傳》:“ 階州 刺史 高彥暉 帥師討賊,奮不顧命?!?/p>
鄭獬名句,讀李英公傳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