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張先《泛清苕》
綠凈無痕,過曉霽清苕,鏡里游人。紅柱巧,彩船穩(wěn),當筵主、秘館詞臣。吳娃勸飲韓娥唱,競艷容、左右皆春。學為行雨,傍畫槳,從教水濺羅裙。溪煙混月黃昏。漸樓臺上下,火影星分。飛檻倚,斗牛近,響簫鼓、遠破重云。歸軒未至千家待,掩半妝、翠箔朱門。衣香拂面,扶醉卸簪花,滿袖馀煴。
注釋參考
簪花
(1).謂插花于冠。《宋史·禮志十五》:“禮畢,從駕官、應奉官、禁衛(wèi)等并簪花從駕還內。”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新進士釋褐於國子監(jiān),祭酒、司業(yè)皆坐彝倫堂,行拜謁簪花禮。”
(2).猶戴花。 清 趙翼 《陔馀叢考·簪花》:“今俗惟婦女簪花,古人則無有不簪花者?!?/p>
(3).古代書體的一種。 明 王彥泓 《有女郎手寫余詩數十首筆跡柔媚紙光潔滑玩而味之》詩之二:“ 江令 詩才猶剩錦, 衛(wèi)娘 書格是簪花?!?清 錢謙益 《觀美人手跡戲題絕句》之四:“芳樹風情在,簪花體格新?!眳⒁姟?簪花格 ”。
張先名句,泛清苕名句。注釋由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