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菁翠竹,來者得眼
出自宋代黃庭堅《歸宗茶堂森明軒頌》:
萬竹森然,莫非自己。
作如是觀,可謂明矣。
菁菁翠竹,來者得眼。
其不得者,我亦無簡。
助發(fā)此觀,亦有風雨。
若問軒名,請與竹語。
注釋參考
菁菁
菁菁 (jīngjīng) 形容草木繁茂 lush; luxuriant翠竹
綠竹。 南朝 齊 謝朓 《游后園賦》:“積芳兮選木,幽蘭兮翠竹。” 唐 鮑溶 《云溪竹園翁》詩:“硠硠云溪里,翠竹和云生?!?明 何景明 《過馬溪田村居》詩:“宛宛清河曲,團團翠竹村?!?葉圣陶 《線下·金耳環(huán)》:“綠意彌漫的原野在兩旁平轉(zhuǎn);時時有一叢深樹或翠竹一閃而過,標識著那里有村落?!?/p>
來者
來者 (láizhě) 將來的事或人 future men or things 來者猶可追 使來者讀之?!巍?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前來的人或物 arriving men or things 來者不拒得眼
原謂盲人復明。 晉 法顯 《佛國記》:“精舍西北四里有榛,名曰得眼木。有五百盲人,依精舍住此,佛為説法,盡還得眼。盲人歡喜,刺杖著面,頭面作禮,杖遂生長丈,世人重之,無敢伐者,遂成為榛。是故以得眼為名。”后用以比喻人由迷昧而得醒悟。 宋 黃庭堅 《漁家傲·江寧江口阻風戲效寶寧勇禪師》詞之二:“三十年來無孔竅,幾回得眼還迷照。”
黃庭堅名句,歸宗茶堂森明軒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