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王維《燕子龕禪師》
山中燕子龕,路劇羊腸惡。裂地競盤屈,插天多峭崿。
瀑泉吼而噴,怪石看欲落。伯禹訪未知,五丁愁不鑿。
上人無生緣,生長居紫閣。六時自搥磬,一飲常帶索。
種田燒白云,斫漆響丹壑。行隨拾栗猿,歸對巢松鶴。
時許山神請,偶逢洞仙博。救世多慈悲,即心無行作。
周商倦積阻,蜀物多淹泊。巖腹乍旁穿,澗唇時外拓。
橋因倒樹架,柵值垂藤縛。鳥道悉已平,龍宮為之涸。
跳波誰揭厲,絕壁免捫摸。山木日陰陰,結(jié)跏歸舊林。
一向石門里,任君春草深。
注釋參考
六時
(1).攻伐他國的六種時機(jī)?!兑葜軙の浼o(jì)》:“伐國有六時、五動、四順。間其疏,薄其疑,推其危,扶其弱,乘其衰,暴其約,此謂六時?!?/p>
(2).佛教分一晝夜為六時:晨朝、日中、日沒、chu{1~1}夜、中夜、后夜。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乃起九層磚墖,形相巍然,六時虔拜?!?吳兆宜 注:“《龍樹十住論》:菩薩晝夜各有三時,於此六時禮拜十方諸佛。”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六時合成一日一夜,晝?nèi)谷!?唐 李商隱 《題白石蓮華寄楚公》詩:“白石蓮花誰所共?六時長捧佛前燈?!?清 錢謙益 《仙壇倡和詩》之三:“已悔六時違凈業(yè),誰傳四始立詩宗。”
(3).古分一晝夜為十二時,晝夜分言,則謂“六時”。常以指白日?!赌淆R書·武帝紀(jì)》:“喪禮每存省約,不須煩民。百官停六時入臨,朔望祖日可依舊?!?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五娘到京知夫行蹤》:“七寶樓晶光耀日,六時里頻響洪鐘?!?清 周亮工 《須江延醫(yī)》詩:“過嶺人傳多瘴癘,六時茗粥自兢兢?!?/p>
帶索
以繩索為衣帶。形容貧寒清苦?!读凶印ぬ烊稹罚骸?孔子 游於 太山 ,見 榮啟期 行乎 郕 之野,鹿裘帶索,鼓琴而歌?!?晉 陶潛 《飲酒》詩之二:“九十行帶索,飢寒況當(dāng)年。” 唐 白居易 《北窗三友》詩:“或乏擔(dān)石儲,或穿帶索衣。” 清 黃宗羲 《子劉子行狀》:“試將茹荼帶索,以畢餘生?!?/p>
王維名句,燕子龕禪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