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公禊飲,于洛之濱。
出自唐朝陳子昂《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
暮春嘉月,上巳芳辰。群公禊飲,于洛之濱。
注釋參考
群公
1.指上公。 2.泛指魯以外的諸侯。 3.總稱諸侯和朝臣。 4.泛指諸有名位者。亦用作一般的尊稱。禊飲
謂古時(shí)農(nóng)歷三月上巳日之宴聚。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shī)》序:“惟暮之春,同律克和,樹草自樂(lè)。禊飲之日在茲,風(fēng)舞之情咸蕩?!薄杜f唐書·中宗紀(jì)》:“三月甲寅,幸 臨渭亭 修禊飲,賜羣官柳棬以辟惡?!?宋 柳永 《笛家弄》詞:“水嬉舟動(dòng),禊飲筵開?!?清 吳梅村 《畫蘭曲》:“何似 杜陵 春禊飲, 樂(lè)游原 上采蘭人?!?/p>
陳子昂名句,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救生寺望春寄暢當(dāng)——— 李端〔唐代〕
- 謝說(shuō)尹惠酒饌——— 五邁〔宋代〕
- 楊柳——— 陳孔碩〔宋代〕
- 滴翠樓——— 蕭之敏〔宋代〕
- 三月十八日雪中作——— 溫庭筠〔唐代〕
- 移具飲賓旸宅次韻二首——— 方回〔宋代〕
- 霜葉飛——— 佚名〔宋代〕
- 過(guò)處士山齋——— 鄧允端〔宋代〕
- 應(yīng)天長(zhǎng)——— 顧夐〔唐代〕
- 歲初巡屬縣,登高安南樓言懷——— 張九齡〔唐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