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見處,晚晴天,刺桐花下越臺前
出自五代李珣《南鄉(xiāng)子·相見處》:
相見處,晚晴天,刺桐花下越臺前。
。
暗里回眸深屬意,遺雙翠,騎象背人先過水。
注釋參考
相見
相見 (xiāngjiàn) 彼此會面 meet 整個代表團(tuán)在終點(diǎn)站與他們相見晚晴
(1).謂傍晚晴朗的天色。 南朝 梁 何遜 《春暮喜晴酬袁戶曹苦雨》詩:“振衣喜初霽,褰裳對晚晴?!?唐 高適 《同崔員外綦毋拾遺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詩:“晚晴催翰墨,秋興引《風(fēng)》《騷》?!?明 唐寅 《題畫》詩:“草閣吟秋倚晚晴,云山滿目夕陽明?!?/p>
(2).比喻晚年處境優(yōu)裕?!缎旅裢韴蟆?987.2.24:“他呢,笑談白頭逢盛年,人間重晚晴。”
刺桐
(1).樹名。亦稱海桐、山芙蓉。落葉喬木。花、葉可供觀賞,枝干間有圓錐形棘刺,故名。原產(chǎn) 印度 、 馬來亞 等地,我國 廣東 一帶亦多栽培。舊時多入詩。亦以指刺桐之花。 唐 羅鄴 《放鴨》詩:“好倚青山與碧溪,刺桐毛竹待雙棲。” 唐 朱慶馀 《南嶺路》詩:“經(jīng)冬來往不踏雪,盡在刺桐花下行?!?前蜀 李珣 《南鄉(xiāng)子》詞之十:“相見處,晚晴天,刺桐花下越臺前?!?宋 蘇軾 《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吩姡骸坝浫〕悄仙纤热眨久藁浯掏╅_?!?清 孫枝蔚 《論詩》詩:“紙作牡丹工剪刻,何如堦下刺桐花。”
(2).今 福建省 泉州市 的別稱。 唐 時環(huán)城皆種植刺桐,故稱。亦名 桐城 。 宋 元 時代yi{1-1}斯{1*1}蘭旅行家東來,常以 刺桐 一名記入其行紀(jì)?!恶R可波羅行紀(jì)》中亦以 刺桐 稱 泉州 。
越臺
(1).指 春秋 時 越王 勾踐 登眺之所。故址在今 浙江 紹興 種山 。 唐 李白 《送友人尋越中山水》詩:“東海橫 秦望 ,西陵遶 越臺 ?!?王琦 注:“《述異記》: 勾踐 延四方之士,作臺於外而館之。今 會稽山 有 越王臺 ?!?宋 劉克莊 《賀新郎·跋唐伯玉奏稿》詞:“賴有 越臺 堪眺望:那中原,莫已平安否?” 清 黃宗羲 《萬悔庵墓志銘》:“ 越臺 風(fēng)青, 商山 芝紫?!眳⒁姟?越王臺 ”。
(2).指 漢 時 南越王 趙佗 所建之臺。故址在今 廣東 廣州 越秀山 。 宋 楊萬里 《明發(fā)青塘蘆包》詩:“回望 越臺 煙雨外,萬峰盡處 五羊城 ?!眳⒁姟?越王臺 ”。
李珣名句,南鄉(xiāng)子·相見處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