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韓偓《訪明公大德》:
寸發(fā)如霜袒右肩,倚肩筇竹貌怡然。
懸燈深屋夜分坐,移榻向陽齋后眠。
刮膜且揚三毒論,攝心徐指二宗禪。
清涼藥分能知味,各自胸中有醴泉。
注釋參考
刮膜
(1).刷除蒙在表面的一層薄膜。 唐 皮日休 《魯望讀<襄陽耆舊傳>見贈五百言<耆舊傳>所未載者予次而贊之因而寄答次韻》:“日似新刮膜,天如重熨縐。”
(2).中醫(yī)醫(yī)術(shù),指治療肓膜之病。肓膜在腹臟之間,藥力難及,治愈不易。 唐 韓偓 《訪明公大德》詩:“刮膜且揚三毒論,攝心徐指二宗禪?!?宋 劉克莊 《村居書事》詩之四:“刮膜神方直萬金,國醫(yī)曾費一生心。可憐髽髻提籃者,也有盲人問點針。”
三毒
佛教稱貪、嗔、癡為三毒。 晉 法顯 《佛國記》:“我今但欲殺三毒賊。” 南朝 梁武帝 《游鐘山大愛敬寺》詩:“二苦常追隨,三毒自然燒。貪癡養(yǎng)憂畏,熱惱坐焦煎?!?宋 袁文 《甕牖閑評》卷三:“但能專心清浄,屏去三毒,形數(shù)雖乖,其會必同?!?/p>
攝心
收斂心神。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lán)記·崇真寺》:“沙門之體,必須攝心守道,志在禪誦?!?唐 韓偓 《訪明公大德》詩:“刮膜且揚三毒論,攝心徐指二宗禪。” 明 呂坤 《<呻吟語>序》:“司農(nóng)大夫 劉景澤 ,攝心繕性,平生無所呻吟,予甚愛之?!?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一》:“從此攝心清靜,猶不失作九十翁?!?/p>
韓偓名句,訪明公大德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