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張炎《徵招》
秋風(fēng)吹碎江南樹,石床自聽流水。別鶴不歸來,引悲風(fēng)千里。馀音猶在耳。有誰識、醉翁深意。去國情懷,草枯沙遠(yuǎn),尚鳴山鬼??屠???上麘n,人間世、寥寥幾年無此。杏老古壇荒,把凄涼空指。心塵聊更洗。傍何處、竹邊松底。共良夜,白月紛紛,領(lǐng)一天清氣。
注釋參考
何處
哪里,什么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jié),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dú)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竹邊
邊筍。竹鞭末端長出的筍。 清 厲筌 《事物異名錄·蔬穀上·筍》:“邊筍,即毛筍之旁出者。方荀盛時,生氣上升,筍皆豎生,氣既衰,根即橫生,盡其力可橫亙十餘丈,至地之邊際,與竹之長短相稱,謂之竹邊,故名邊筍。”
張炎名句,徵招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