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前幾烏帽,來往送朝暝
出自宋代陳與義《游慧林寺以三峽炎蒸定有無為韻得定字是日欲》:
我如東郊馬,欹側(cè)甘瘦病。
今晨舉足輕,起行得幽勝。
撫窗喚懶融,槁面初出定。
眼中無長(zhǎng)物,坐久爐煙正。
門前幾烏帽,來往送朝暝。
豈知帽影邊,有地白日靜。
寶閣陰肅肅,童子色不令。
年來惜違人,一笑取歸徑。
愿言捐何肉,終歲奉清凈。
檐鐸豈印吾,出門有余聽。
注釋參考
烏帽
烏帽 (wūmào) 黑帽。唐時(shí)貴族戴烏紗帽,后來上下通用。烏紗帽后來成為閑居的常服。簡(jiǎn)稱烏紗 black headgear of an old-time official 忠烈青衣烏帽。—— 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來往
來往 (lái-wǎng) 來和去 come and go 街上來往的人很多 通行 thoroughfare 翻修路面,禁止車輛來往 聯(lián)系、交往或接觸——用于人 contact;dealing;intercourse;mingle; transaction 他僅與那些百萬富翁們來往 左右;上下 about;around 總不過二尺來往水陳與義名句,游慧林寺以三峽炎蒸定有無為韻得定字是日欲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