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俗論,愿將來,同上丹霄
出自元代馬鈺《滿庭芳 丹陽神光燦》:
披蓑攜杖,坦蕩逍遙。
都緣識破塵囂。
終日狂歌狂舞,有似王喬。
好與童稚嬉戲,更有時(shí)、相伴漁樵。
無縈系,得真歡真樂,真寂真寥。
閑訪山居禪老,使予心,云鶴引過溪橋。
月下歸來,拉得三兩知交。
松間庵前小酌,撫玉琴,寶鼎香燒。
無俗論,愿將來,同上丹霄。
注釋參考
俗論
世俗的議論?!逗鬂h書·黃瓊傳》:“自頃徵聘之士, 胡元安 、 薛孟嘗 、 朱仲昭 、 顧季鴻 等,其功業(yè)皆無所採,是故俗論皆言處士純盜虛聲?!?清 黃景仁 《清明后七日雨中宿浮槎寺階下紫牡丹一本開盛有二百馀頭》詩:“ 魏 家千葉本冠世,苦被俗論相髠鉗?!?/p>
將來
將來 (jiānglái) 未來;現(xiàn)在以后的時(shí)間 future 少年人常思將來?!濉?梁啟超《飲冰室合集》 惟思將來。 據(jù)前事推將來。 制出將來。 在可以預(yù)見的將來同上
同上 (tóngshàng) 指與前面所提及的事物相同 ditto;idem;same as above 同上所述 一同上場 come on the stage together丹霄
(1).謂絢麗的天空。 漢 賈誼 詩:“青青云寒,上拂丹霄?!?晉 庾闡 《游仙詩》:“神岳竦丹霄,玉堂臨雪嶺?!?唐 李白 《門有車馬客行》詩:“謂從丹霄落,乃是故鄉(xiāng)親。” 康有為 《泛海至天津入京復(fù)還上?!吩姡骸叭f里煙波迴紫潮,五云宮闕聳丹霄。”
(2).帝王居處;朝廷;京都。 漢 荀悅 《漢紀(jì)·成帝紀(jì)》:“故愿一登文石之階,陟丹霄之途?!?唐 韋應(yīng)物 《白沙亭逢吳叟歌》:“親觀文物蒙雨露,見我昔年侍丹霄。” 宋 蘇舜欽 《依韻和王景章見寄》:“夫君自上丹霄去,莫忘云泉寄好音。” 明 顧大典 《青衫記·樂天蒙召》:“文章事業(yè),風(fēng)流才調(diào),咫尺丹霄?!?/p>
(3).猶上蒼。 明 汪廷訥 《廣陵月》第二折:“我與你,乍見先已情投,一言便自機(jī)合,白首為期,丹霄可鑒?!?/p>
馬鈺名句,滿庭芳 丹陽神光燦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簞食歡呼迎處,已脫氈裘左衽,遠(yuǎn)著舊藏衣
- 醉泛吳松,小舟誰怕東風(fēng)大作者:張?jiān)?/a>作品:點(diǎn)絳唇
- 尚念楹桷材,無可柞棫拔作者:程公許作品:上游參預(yù)壽二首
- 我欲攜書來此住,隱屏峰下弄云泉
- 外堂忽有請,歸駕行當(dāng)促作者:晁公溯作品:予長女歸叔尚偕往江津作詩送之
- 崔嵬海西鎮(zhèn),靈跡傳萬古
- 未即此身隨物化,年年長趁此時(shí)來。
- 閑有工夫隨酒去,病無心力為花吟作者:項(xiàng)安世作品:香海棠下會飲
- 門前健婦能招商,茗碗角鉺邀人賞作者:項(xiàng)安世作品:建平縣道中
- 高唐寒浪減,仿佛識昭丘作者:杜甫作品:秋日寄題鄭監(jiān)湖上亭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