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師道《宿柴城》:
臥埋塵葉走風(fēng)煙,齒豁頭童不記年。
起倒不供聊應(yīng)俗,高低莫可只隨緣。
冬冬鼓遠(yuǎn)三行夜,隱隱平湖四接天。
枕底濤波蓬上雨,故將羈老到愁邊。
注釋參考
走風(fēng)
(1).透氣。 明 馮夢龍 《山歌·蒸籠》:“你人門前捉我團(tuán)團(tuán)搦搦,我并弗曾恨窮;弄得我肚里有釀,我也只弗走風(fēng)?!?/p>
(2).通風(fēng);透風(fēng)。 張一弓 《犯人李銅鐘的故事》十三:“望著黑魆魆的走風(fēng)口, 李銅鐘 想起了 臥龍坡 車站?!?/p>
(3).順風(fēng)。 沉從文 《邊城》:“上水走風(fēng)時,張起個大篷?!?/p>
(4).走漏風(fēng)聲;泄露消息?!段饔斡洝返诙幕兀骸袄蠋煾附形覀?,小道童胡廝駡,不是舊話兒走了風(fēng),卻是甚的?!?姚雪垠 《長夜》三二:“那個伙計打算跑,我怕他走風(fēng),也讓他吃了一顆洋點心。”
(5).信使;傳信的人。 清 洪占銓 《閩中花會》詩:“走風(fēng)徧鄉(xiāng)村,門卜勤婦女。”
齒豁頭童
齒缺發(fā)禿。指老態(tài)。 宋 陳師道 《宿柴城》詩:“臥埋塵葉走風(fēng)煙,齒豁頭童不計年?!?宋 陳與義 《雨中對酒庭下海棠經(jīng)雨不謝》詩:“天翻地覆傷春色,齒豁頭童祝圣時?!?宋 陸游 《示兒》詩:“齒豁頭童方悟此,乃翁見事可憐遲。”
成語解釋齒缺發(fā)禿。指老態(tài)。齒豁頭童出處宋·陳師道《宿柴城》詩:“臥埋塵葉走煙,齒豁頭童不計年?!笔褂美潺X豁頭童方吾此,乃翁見事可憐遲。 ◎宋·陸游《示兒》詩記年
(1).編年記事。《韓非子·大體》:“豪杰不著名於圖書,不録功於盤盂,記年之牒空虛?!?/p>
(2).記得年月。 宋 劉攽 《午睡》詩:“世涂高枕外,身事曲肱前,似覺松生腹,迢遙不記年。” 宋 張舜民 《自題畫扇》詩:“忽忽南遷不記年, 二妃祠 外 橘洲 前。”
陳師道名句,宿柴城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