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宋祁《壽州十詠白蓮堂》:
堂皇敞而華,簷牙照池水。
鈿葉矗新圑,玉莩粲繁蘤。
游鱗竟?jié)姖?,幽石仍齒齒。
寄言采秋芳,何必涉江涘。
注釋參考
游鱗
(1).游魚。 晉 潘岳 《閑居賦》:“游鱗瀺灂,菡萏敷披?!?唐 王維 《戲贈(zèng)張五弟諲》詩之三:“設(shè)罝守毚兔,垂釣伺游鱗?!?元 廼賢 《賦環(huán)波亭送楊校勘歸豫章》詩:“天空夕陰斂,川迴游鱗躍?!?郭沫若 《女神·登臨》:“哦,死水一池!幾匹游鱗,喁喁地向我私語。”
(2).指龍?!段倪x·潘尼<贈(zèng)侍御史王元貺>詩》:“游鱗萃靈沼,撫翼希天階?!?李善 注:“游鱗,龍也?!?/p>
指游魚。 晉 左思 《吳都賦》:“北山亡其翔翼,西海失其游鱗?!?唐 方干 《陪胡中丞泛湖》詩:“綺繡峰前聞野鶴,旌旗影里見游鱗。” 清 吳嘉洤 《行感》詩之四:“官吏潛蹤同伏鼠,商民逐貨似游鱗。”
潑潑
(1).象聲詞。 明 文徵明 《畫鵲》詩:“小雨初收風(fēng)潑潑,亂飛叢竹送歡聲?!?/p>
(2).旺盛貌。 清 趙翼 《落皮樹》詩:“豈知察其顛,生意方潑潑。”
魚甩尾聲?!秴问洗呵铩ぜ敬骸贰八]鮪于寢廟” 高誘 注引《詩》:“鱣鮪潑潑。”今本《詩·衛(wèi)風(fēng)·碩人》作“發(fā)發(fā)”。 陸德明 釋文引 馬融 曰:“魚著罔,尾發(fā)發(fā)然?!币徽f盛貌。 毛 傳:“發(fā)發(fā),盛貌。” 宋 范仲淹 《臨川羨魚賦》:“潑潑晴波,在彼中河。” 陳子范 《買魚行》:“大船峩峩集江岸,小魚潑潑數(shù)千多。”
幽石
猶墓石。 王闿運(yùn) 《鄧太夫人鍾氏墓志銘》:“既別起丘隴,宜有議銘,乃刻幽石?!眳⒁姟?墓石 ”。
齒齒
(1).排列如齒狀。 唐 韓愈 《柳州羅池廟碑》:“桂樹團(tuán)團(tuán)兮白石齒齒。”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仙人島》:“覺杖粗如五斗囊,凌空翕飛,潛捫之,鱗甲齒齒焉?!?林紓 《記超山梅花》:“梅身半枯,側(cè)立水次,古干詰屈,苔蟠其身,齒齒作鱗甲。”
(2).比喻一個(gè)接一個(gè),連續(xù)不斷。 明 徐渭 《問軍中之系于國用》詩:“緜延值盛 明 ,仕版頗齒齒。先人秉魚須,聯(lián)蟬及諸季?!?/p>
宋祁名句,壽州十詠白蓮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