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鄭剛中《擬和》:
馬瘦未為病,不仁人乃辱。
樂哉仁者居,更對(duì)蕭然竹。
何曾不解此,日食萬(wàn)錢肉。
寧如祗藜藿,卻有階前玉。
影亂鄴侯書,顛倒手都觸。
清風(fēng)過馀涼,散作酒尊緣。
疏金忽瑣碎,天際一鉤曲。
婆娑觀此身,要俗不得俗。
注釋參考
婆娑
婆娑 (pósuō) 形容盤旋和舞動(dòng)的樣子 wirl,dance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对?shī)·陳風(fēng)·東門之枌》。毛傳:“婆娑,舞也?!? 枝葉紛披的樣子 have luxuriant foliage;be a mass of branches and leaves不得
不得 (bùdé) 用在動(dòng)詞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夠 may not;be not allowed 吾不得而見之矣?!濉ぴ丁饵S生借書說》鄭剛中名句,擬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