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于鵠《出塞》:
蔥嶺秋塵起,全軍取月支。
山川引行陣,蕃漢列旌旗。
轉(zhuǎn)戰(zhàn)疲兵少,孤城外救遲。
邊人逢圣代,不見偃戈時(shí)。
微雪軍將出,吹笳天未明。
觀兵登古戍,斬將對(duì)雙旌。
分陣瞻山勢(shì),潛兵制馬鳴。
如今青史上,已有滅胡名。
單于驕愛獵,放火到軍城。
乘月調(diào)新馬,防秋置遠(yuǎn)營。
空山朱戟影,寒磧鐵衣聲。
度水逢胡說,沙陰有伏兵。
注釋參考
軍將
(1).軍中的主將?!吨芏Y·夏官·序官》:“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軍將皆命卿。”《詩·小雅·瞻彼洛矣》“韎韐有奭,以作六師” 漢 鄭玄 箋:“時(shí)有征伐之事,天子以其賢,任為軍將,使代卿士,將六軍而出?!?/p>
(2).山名。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江南七·常州府》:“ 軍將山 ,縣西南四十里。 南唐 時(shí),屯兵於此,以備 吳越 ,因名。”
于鵠名句,出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百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