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魏晉阮瑀《七哀詩》:
丁年難再遇。
富貴不重來。
良時忽一過。
身體為土灰。
{冥冖=宀}{冥冖=宀}九泉室。
漫漫長夜臺。
身盡氣力索。
精魂靡所能。
嘉肴設(shè)不御。
旨酒盈觴杯。
出壙望故鄉(xiāng)。
但見蒿與萊。
注釋參考
丁年
[age attained one's majority] 成丁的年齡
詳細解釋男子成丁之年。歷代之制不一。 漢 以男子二十歲為丁, 明 清 以十六歲為丁。亦泛指壯年。《文選·李陵<答蘇武書>》:“﹝足下﹞丁年奉使,皓首而歸?!?李善 注:“丁年,謂丁壯之年也?!?金 元好問 《燈下梅影》詩:“丁年夜坐眼如魚,老矣而今不讀書?!?清 繆慧遠 《友人過訪》詩:“坐上清歌聞子夜,人生行樂及丁年。” 梁啟超 《盧梭學案》:“又凡人生長於一政府之下,及既達丁年,猶居是邦,而遵奉其法律,即默認其國之民約而守之也?!?/p>
阮瑀名句,七哀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