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王珪《宮詞》:
千年一偶圣人生,豈特河清海亦清。
瑞應(yīng)固宜流樂府,行看絲竹有新聲。
注釋參考
瑞應(yīng)
古代以為帝王修德,時(shí)世清平,天就降祥瑞以應(yīng)之,謂之瑞應(yīng)?!段骶╇s記》卷三:“瑞者,寶也,信也。天以寶為信,應(yīng)人之德,故曰瑞應(yīng)?!薄逗鬂h書·百官志二》:“太史令一人……凡國(guó)有瑞應(yīng)、災(zāi)異,掌記之?!?宋 周密 《齊東野語(yǔ)·祥瑞》:“草木鳥獸之珍不可一二數(shù),一時(shí)君臣稱頌,祥瑞蓋無虛月,然……邦國(guó)喪亂,父子遷播,所謂瑞應(yīng)又如此也?!?明 陶宗儀 《輟耕錄·傳國(guó)璽》:“又寶璽之出,正當(dāng)皇 元 圣天子六合一統(tǒng)之時(shí),宮車晚出之近朝,以見天心正為繼體之君設(shè)也,此瑞應(yīng)之兆二也?!?/p>
樂府
樂府 (yuèfǔ) 古代主管音樂的官署,后世把采集的民歌或文人模擬的作品也叫做“樂府” official conservatory in the Han ynasty (206B.C.-A.D.220) 許用德制樂府?!?清· 邵長(zhǎng)蘅《青門剩稿》行看
(1).且看。 唐 韓愈 《郴州祈雨》詩(shī):“行看五馬入,蕭颯已隨軒?!?明 高明 《琵琶記·才俊登程》:“行看取,朝 紫宸 , 鳳池 鰲禁聽絲綸。”取,得。助詞。
(2).復(fù)看,又看。 唐 賈島 《送去華法師》詩(shī):“默聽鴻聲盡,行看葉影飛?!?/p>
絲竹
絲竹 (sīzhú) 弦樂器和管樂器(簫笛等) traditional stringed and woodwind instrument 金石絲竹,樂之器也?!抖Y記·樂記》 泛指音樂 music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唐· 劉禹錫《陋室銘》新聲
(1).新作的樂曲;新穎美妙的樂音。《國(guó)語(yǔ)·晉語(yǔ)八》:“ 平公 説新聲?!?晉 陶潛 《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詩(shī):“清歌散新聲,緑酒開芳顏?!?唐 孟郊 《楚竹吟酬盧虔端公見和湘弦怨》:“握中有新聲, 楚 竹人未聞?!?元 王士熙 《李宮人琵琶引》:“新聲不用黃金撥,玉指蕭蕭弄晚涼。” 章炳麟 《辨詩(shī)》:“ 李延年 復(fù)依西域《摩訶兜勒》之曲,以造新聲二十八解?!?/p>
(2).指新樂府辭或其他不能入樂的詩(shī)歌。 姚華 《論文后編》:“詩(shī)本樂章,自古辭不入今樂,則變?yōu)樾侣暎捌溥f變,新聲又不入樂, 宋 元 而后,悉為徒詩(shī)矣。” 康有為 《與菽園論詩(shī)》詩(shī):“新世瑰奇異境生,更搜 歐 亞 造新聲?!?/p>
王珪名句,宮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席門先生計(jì)無誤,黠虜不得窺平城作者:周麟之作品:和陳大監(jiān)
- 有唐藩方既旅拒,中朝獨(dú)仰江淮租作者:魏了翁作品:送張總卿護(hù)餉益昌
- 委綬來名山,觀奇恣所停作者:李益作品:罷秩后入華山采茯苓逢道者
- 天際歸舟,云中行樹,鷺點(diǎn)汀洲雪作者:毛并作品:念奴嬌(陪張子公登覽輝亭)
- 荊榛翳蔓草,中有百尺泉
- 自撥床頭一甕云,幽人先已醉濃芬。作者:蘇軾作品:庚辰歲正月十二日天門冬酒熟予自漉之且漉且
- 誦經(jīng)千紙得為僧,麈尾持行不拂蠅。作者:賈島作品:贈(zèng)圓上人
- 劍閣雪猶明,錦江春未闌。
- 一夫可敵萬(wàn)夫勇,大開棧道通殽函
- 霜仗凝逾白,朱欄映轉(zhuǎn)鮮。作者:裴次元作品: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爐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