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今四海貧士多,我救無術(shù)可奈何
出自宋代黎廷瑞《贈(zèng)堪輿家楊生》:
楊子逐貧不去,楊仙救貧便富。
始知方技可發(fā)身,不信儒冠真誤人。
生出楊枝枝幾葉,青囊世世能傳業(yè)。
只今四海貧士多,我救無術(shù)可奈何。
蒼梧云去天亦老,會(huì)稽穴沒生秋草。
但愿沉冥了幾年,江南何地出酒泉。
注釋參考
只今
如今;現(xiàn)在。 唐 李白 《蘇臺(tái)覽古》詩(shī):“只今惟有 西江月 ,曾照 吳王 宮里人?!?宋 陳師道 《春懷示鄰里》詩(shī):“屢失南鄰春事約,只今容有未開花?!?清 李國(guó)宋 《朝天宮感懷》詩(shī):“自昔鼎成龍已去,只今松老鶴還飛?!?郭沫若 《雄師百萬挽狂瀾》詩(shī):“只今雙喜大臨門,‘七一’佳期水庫(kù)成。”
四海
四海 (sìhǎi) 指全國(guó)各地 the whole country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度龂?guó)志·諸葛亮傳》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指世界各地 the whole world 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 豪放、豁達(dá) unconstrained 老牛說:“真是大手筆,四海得很”貧士
亦作“ 貧仕 ”。窮士;窮儒生?!豆茏印枴罚骸柏毷恐茇?zé)於大夫者幾何人?” 晉 陸云 《寒蟬賦》:“若夫歲聿云暮,上天其涼,感運(yùn)悲聲,貧士含傷?!薄抖鼗妥兾募こ笈壠稹罚骸办妒秦毷嗣稍t,跪拜大王已了?!薄抖鼗妥兾募こ笈壠稹罚骸办妒秦毷思让神€馬,與高品知聞,書題往來,已相邀會(huì)。” 唐 皮日休 《蚊子》詩(shī):“貧士無絳紗,忍苦臥茅屋?!?清 袁枚 《戲仿<易林>》詩(shī)之二:“貧士遇珠,奄人遇姝,豈不相愛,徒生嗟吁。”
無術(shù)
沒有辦法。《管子·治國(guó)》:“今也倉(cāng)廩虛而民無積,農(nóng)夫以粥子者,上無術(shù)以均之也?!?宋 王安石 《和吳御史汴渠》:“救世詎無術(shù),習(xí)傳自先王。” 康有為 《大同書》緒言:“生民之禍烈而救之之無術(shù)也?!?/p>
奈何
奈何 (nàihé) 怎么辦 how 無可奈何 如何 how 奈何不禮 不予我城奈何?!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 為之奈何?!妒酚洝ろ?xiàng)羽本紀(jì)》 且為之奈何。 奈何取之盡錙銖。(錙銖(zīzhū ),古代重量單位,一銖等于二十四分之一兩,六銖為一錙,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宮賦》 奈何飲于酒肆?!巍?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 懲治;對(duì)付 do sth.to a person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黎廷瑞名句,贈(zèng)堪輿家楊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