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旦既思周,宣尼亦念魯
出自唐代李德裕《夏晚有懷平泉林居(宜春作)》:
孟夏守畏途,舍舟在徂暑。
愀然何所念,念我龍門(mén)塢。
密竹無(wú)蹊徑,高松有四五。
飛泉鳴樹(shù)間,颯颯如度雨。
菌桂秀層嶺,芳蓀媚幽渚。
稚子候我歸,衡門(mén)獨(dú)延佇。
誰(shuí)言圣與哲,曾是不懷土。
公旦既思周,宣尼亦念魯。
矧余竄炎裔,日夕誰(shuí)晤語(yǔ)。
眷闕悲子牟,班荊感椒舉。
凄凄視環(huán)玦,惻惻步庭廡。
豈待莊舄吟,方知倦羈旅。
注釋參考
公旦
指 周公 旦 。 漢 王粲 《從軍》詩(shī):“昔人從 公旦 ,一徂輒三齡?!?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原道》:“重以 公旦 多材,振其徽烈,剬《詩(shī)》緝《頌》,斧藻群言?!?章炳麟 《訄書(shū)·官統(tǒng)上》:“故《周官》非肇制於 公旦 ,父子積思,以成斯業(yè),信其勤精矣?!?/p>
宣尼
漢平帝 元始 元年追謚 孔子 為 褒成宣尼公 ,后因稱(chēng) 孔子 為 宣尼 。見(jiàn)《漢書(shū)·平帝紀(jì)》。 晉 左思 《詠史》詩(shī)之四:“言論準(zhǔn) 宣尼 ,辭賦擬 相如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師友》:“ 互鄉(xiāng) 童子,當(dāng)愿接於 宣尼 ; 蘇門(mén) 先生,竟未言於 阮籍 ?!?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五》:“續(xù) 杏壇 之音,鼓 宣尼 之操,吾徒之修養(yǎng)也?!?清 惲敬 《前光祿寺卿伊公祠堂碑銘》:“入圣之要,下學(xué)上達(dá), 宣尼 所傳,存之存之?!?/p>
李德裕名句,夏晚有懷平泉林居(宜春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