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代朱彝尊《兩同心》:
認(rèn)丹鞋響,下畫樓遲。
犀梳掠倩人猶未,螺黛淺,俟我乎而。
看不足,一日千回,眼轉(zhuǎn)迷離。
比肩縱得相隨,夢雨難期。
密意寫折枝朵朵,柔魂遞續(xù)命絲絲。
洛神賦,小字中央,只有儂知。
注釋參考
犀梳
犀角制的梳子。 唐 唐彥謙 《無題》詩之二:“醉倚闌干花下月,犀梳斜嚲鬢云邊?!?宋 司馬槱 《黃金縷》詞:“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清歌,唱徹《黃金縷》。”
倩人
(1).謂請托別人。《文選·陳琳<為曹洪與魏文帝書>》:“怪乃輕其家 丘 ,謂為倩人,是何言歟!” 張銑 注:“謂我文辭皆倩人所作,是何言歟!” 宋 葉適 《參議朝奉大夫宋公墓志銘》:“上官稱其某事能,某文善,公汎答以他語,或曰:‘此倩人為之耳?!?明 沉德符 《野獲編·科場二·現(xiàn)任大臣子弟登第》:“吏部尚書 吳鵬 子 紹 登二甲進(jìn)士,則倩人入試,途人皆知。” 郭沫若 《牧羊哀話》:“ 李 府倩人說合,不久便做了子爵的繼室。”如:倩人代筆。
(2).雇請之人。 唐 陸贄 《奏論緣邊守備事宜狀》:“矧又有休代之期,無統(tǒng)帥之馭,資奉若驕子,姑息姑倩人……其弊豈惟無益哉,固亦將有所撓也?!?/p>
螺黛
(1).見“ 螺子黛 ”。
(2).蛾眉的代稱?!对偕墶返诹兀骸奥蓣祯?,鳳眸凝,想罷機(jī)謀叫圣君?!?/p>
(3).喻指盤旋高聳的青山。 明 唐寅 《登法華寺山頂》詩:“昔登 銅井 望 法華 ,嵸巃螺黛浮蒹葭?!?清 魏源 《湘江舟行》詩之三:“三轉(zhuǎn)出螺黛,如人臨鏡笑。”
乎而
(1).語氣助詞。用于句末,表示贊嘆。《詩·齊風(fēng)·著》:“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瓊?cè)A乎而!”
(2).“乎”和“而”是文言中常用的虛詞,因借以指文言?!都魺翕旁挕ぬ镤ㄓ鲅?lián)句記》:“勸酬兼爾汝,講論雜乎而?!彪s乎而,謂口語夾雜文言。
朱彝尊名句,兩同心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