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陸游《佛照禪師真贊》
名動三朝,話行四海。
撒手歸來,雲(yún)山不改。
人言大覺同龕,師云老僧掩彩。
注釋參考
人言
[people's words] 人們的評論,別人的議論
詳細解釋(1).別人的評議?!蹲髠鳌ふ压哪辍罚骸岸Y義不愆,何恤於人言?!?宋 蘇軾 《次韻滕大夫》之三:“早知百和俱灰燼,未信人言弱勝強?!薄抖膛陌阁@奇》卷十二:“ 晦翁 認是大姓力量大,致得人言如此?!?/p>
(2).人的言語。 唐 儲光羲 《昭圣觀》詩:“石池辨春色,林獸知人言?!?/p>
(3).pi{1~1}霜的別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砒石》:“砒,性猛如貔,故名。惟出 信州 ,故人呼為信石;而又隱信字為人言。”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一:“辟臭蟲方,用木瓜打碎,燒煙薰之,若加人言少許,其子粒粒皆爆碎。”
大覺
(1).大夢覺醒。道家比喻了悟大道。《莊子·齊物論》:“且有大覺而后知此其大夢也?!?成玄英 疏:“唯有體道圣人,朗然獨覺?!薄对企牌呋`》卷四三:“習事超倫,謂之大覺?!?/p>
(2).佛教語。謂正覺?!独銍澜?jīng)》卷六:“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fā)?!薄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八:“但今生更復勤修精進,直當超脫玄門,上證大覺?!?清 黃景仁 《黃山尋益然和尚塔不得》詩:“大覺上上乘,立腳宜堅牢。”
(3).指佛。 南朝 宋 謝靈運 《佛贊》:“惟此大覺,因心則靈。”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遂使非法之寺,妨民稼穡,無業(yè)之僧,空國賦算,非大覺之本旨也?!?盧文弨 補注:“《阿育王經(jīng)》:‘如來大覺於菩提樹下覺諸法?!斗鸬卣摗罚骸鹫?,覺也,覺一切種智,復能開覺有情?!?宋 岳珂 《桯史·獻陵疏文》:“更冀大覺垂慈,三靈協(xié)佑。” 章炳麟 《國家論》:“大覺有情,期於普度眾生得離苦趣?!?/p>
老僧
(1).年老的和尚。 唐 韓愈 《與孟簡尚書書》:“ 潮州 時,有一老僧號 大顛 ,頗聰明,識道理?!?宋 陸游 《夏夜泛舟書所見》詩:“山房猶復畏炎蒸,長掩柴門媿老僧?!?清 鄭燮 《題畫蘭二十一則》之七:“昔游 天目山 ,與老僧坐密室中,聞幽蘭香,不知所出。”
(2).老和尚自稱。《警世通言·宋小官團圓破氈笠》:“老僧與檀越又有一段因緣,愿投宅上為兒,以報蓋棺之德?!薄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熬邮?,你但放心,説兇得吉。你若果有山高水低,這事都在我老僧身上。”
陸游名句,佛照禪師真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