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著《招弟輩飲次韻》:
淺量能消酒幾杯,爭(zhēng)如俗子厭人來(lái)。
明朝定到梅山下,不管梅花開(kāi)未開(kāi)。
注釋參考
明朝
明朝 (míngzhāo) 〈方〉∶明天 tomorrow梅山
(1).山名。在今 浙江省 紹興縣 境。傳說(shuō)為 漢 梅福 隱處之一。 宋 陸游 《梅子真泉銘》:“距 會(huì)稽城 東北七里有山,曰 梅山 。山之麓有泉,曰 子真泉 ?!?子真 , 梅福 之字。 宋 陸游 《朝中措》詞:“明月 梅山 笛夜,和風(fēng) 禹廟 鶯天?!?/p>
(2).山名。在今 浙江省 奉化縣 境。相傳為 梅福 賞游處?!肚逡唤y(tǒng)志·浙江·寧波府》:“ 梅山 :在 奉化縣 南三十里,舊志謂 梅福 嘗游此。兀立眾山中,峯巒奇秀,北環(huán)大溪,下有龍湫?!?/p>
(3).山名。在今 安徽省 含山縣 境。山上多梅,傳為 曹操 行軍望梅止渴處。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江南十一·和州》:“ 梅山 :縣( 含山縣 )東南五里,山多梅樹(shù),俗傳 曹操 行軍,指梅林以止軍士渴處也。 唐 天寳 中,改曰 棲隱山 ?!?/p>
(4).山名。在今 安徽省 舒城縣 境。傳說(shuō)為 梅福 隱處之一?!肚逡唤y(tǒng)志·安徽·廬州府》:“ 梅山 ……在 舒城縣 西五十里,上有 梅仙洞 , 漢 南昌 尉 梅福 棄官后隱此,亦名 梅福山 。”
(5).山名。在今 安徽省 東至縣 境?!肚逡唤y(tǒng)志·安徽·池州府》:“ 梅山 ,在 建德縣 西南十里。 宋 時(shí)僧 志南 居之, 朱子 訪至山中,與之倡和,為書(shū)‘普門(mén)’二字刻於石壁。”
(6).山名。在 湖南省 新化縣 、 安化縣 間。在 新化 者稱 上梅山 ,在 安化 者稱 下梅山 。《宋史·神宗紀(jì)二》:“﹝ 熙寧 五年十一月﹞ 章惇 開(kāi) 梅山 ,置 安化縣 ?!?/p>
(7).山名。在 安徽省 金寨縣 。1956年在這里建成 梅山水庫(kù) 。
(8).特指 揚(yáng)州 梅花嶺 。上有 明 史可法 衣冠冢。 清 秋瑾 《寶刀歌》:“痛哭 梅山 可奈何?帝城荊棘埋銅駝?!?/p>
不管
不管 (bùguǎn) 不顧,不被相反的力量阻塞或阻止;無(wú)視不利的結(jié)果 in spite of;despite 不管身體好壞,他都工作到深夜 連詞。表示在任何條件或情況下結(jié)果都不會(huì)改變,后面常有副詞“都”“總”“也”等跟他呼應(yīng) whether;no matter 只看到他的一些缺點(diǎn),認(rèn)為這些缺點(diǎn)在他身上是不可饒恕的,而不管這些缺點(diǎn)在別人身上的情況如何梅花
梅花 (méihuā) 梅樹(shù)的花 Japanese apricot;meihua;mei flower 〈方〉∶臘梅 wintersweet 梅花形的 mei flower 梅花翅。——《聊齋志異·促織》陳著名句,招弟輩飲次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鶴鳴山下去,滿篋荷瑤琨
- 甘泉柳苑秋風(fēng)急,卻為流螢下詔書(shū)。
- 淮南歷覽還宣城,囊多嘉句何冰清作者:梅堯臣作品:樂(lè)椽自淮南回示新詩(shī)
- 有嚴(yán)這時(shí)禮,用答幽靈作者:佚名作品: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 南陸晝?nèi)沼?,北窗風(fēng)氣清作者:蔡沈作品:寄贈(zèng)江寧劉明府
- 去年重陽(yáng)日,漂泊湓城隈。今歲重陽(yáng)日,蕭條巴子臺(tái)。作者:白居易作品:九日登巴臺(tái)
- 贏得一襟清淚、拌馀香
- 種荷依野水,移柳待山鶯作者:劉長(zhǎng)卿作品:送袁處士
- 霓作衣裳冰作在,鉛華不涴天真作者:王之望作品:臨江仙(贈(zèng)賀子忱二侍妾二首)
- 凄涼漢陵廟,衰草臥翁仲。作者:陸游作品:謁漢昭烈惠陵及諸葛公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