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文同《毛老斗?!罚?/h2>牛牛爾何爭,于此輒斗怒。
長鞭鬧兒童,大炬走翁嫗。
蒼{狄火換婁}八九子,駭立各四顧。
何時解角歸,茅舍江村暮。
牛牛爾何爭,于此輒斗怒。
長鞭鬧兒童,大炬走翁嫗。
蒼{狄火換婁}八九子,駭立各四顧。
何時解角歸,茅舍江村暮。
注釋參考
牛牛
(1).蝸牛。 清 桂馥 《札樸·鄉(xiāng)里舊聞·牛牛》:“蝸蠃呼為牛牛,或曰其角似牛,故名。”
(2).方言。男子sheng{1-1}殖{1~1}器?!蛾儽泵窀琛づD月梅花香》:“圖你的人才不毬的怎,圖你的牛牛桑瓜瓜。” 何其芳 張松如 注:“指男子sheng{1-1}殖{1~1}器?!?/p>
于此
(1).在此。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順天道以殺伐,時休息於此?!?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依世尚同,詭時則異。有一於此,兩非默置?!?/p>
(2).如此。 漢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quán)》:“思計此變,無傷於孤。何必自遂於此,不復(fù)還之?!?/p>
(3).至此;至今。 宋 蘇軾 《潮州修韓文公廟碑》:“獨(dú) 韓文公 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fù)歸于正,蓋三百年於此矣。”
斗怒
亦作“鬭怒”。亦作“鬪怒”。1.爭吵;爭斗?!吨芏Y·地官·調(diào)人》:“凡有鬭怒者,成之;不可成者,則書之。” 鄭玄 注:“鬭怒,辯訟者也。”《荀子·臣道》:“恭敬,禮也;調(diào)和,樂也;謹(jǐn)慎,利也;鬭怒,害也。”
(2).猶激怒。 唐 柳宗元 《貞符》:“孰稱古初樸蒙空侗而無爭,厥流以訛,越乃奮敚鬭怒震動,專肆為淫威?”
文同名句,毛老斗牛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