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他三毒癡貪嗔,我自無無一點塵
出自宋代胡寅《題能仁照庵紹亨所建》:
福州多僧天下聞,緇衣在處如云屯。
何人能了上大事,齋魚粥鼓徒紛紛。
云中復表第二月,何異污渠鑒毛發(fā)。
不獨詩人水鏡昏,定知佛祖龕燈滅。
道人朅來南山下,蓋頭隨分茅一把。
菩薩果地已孤高,石廩峰前瀟灑。
草庵初就來乞名,試往尋之水竹清。
莫訝此庵安四壁,大千沙界總分明。
觀君所至金碧煥,公才利用如澄觀。
鄰僧無賴苦侵疆,何似古人不畔。
從他三毒癡貪嗔,我自無無一點塵。
攜庵南北東南住,萬象光中獨露身。
注釋參考
三毒
佛教稱貪、嗔、癡為三毒。 晉 法顯 《佛國記》:“我今但欲殺三毒賊?!?南朝 梁武帝 《游鐘山大愛敬寺》詩:“二苦常追隨,三毒自然燒。貪癡養(yǎng)憂畏,熱惱坐焦煎。” 宋 袁文 《甕牖閑評》卷三:“但能專心清浄,屏去三毒,形數(shù)雖乖,其會必同。”
貪嗔
佛教語。謂貪欲與嗔恚?!抖鼗妥兾募っ罘ㄉ徣A經講經文》:“貪嗔煩惱昏沉,也似睡夢何別?!?明 汪廷訥 《獅吼記·談禪》:“欲登彼岸,盡打滅貪嗔?!敝袊焚Y料叢刊《辛亥革命·蒙古起義清方檔案》:“諒不至以一念貪嗔,輕開殺戒?!?/p>
我自
猶我咱。 宋 劉子翚 《滿庭芳·桂花》詞:“我自寒灰槁木,凝神處,不覺重酣?!薄端疂G傳》第七二回:“那人道:‘我自姓 王 ?!?清 譚嗣同 《獄中題壁》詩:“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 崑崙 ?!?/p>
無無
連空虛無有也沒有。 中國 古代道家認為的天地萬物形成以前的空寂狀態(tài)。后亦泛指虛無,烏有。《淮南子·道應訓》:“予能無有矣,未能無無也。及其為無無,又何從至於此哉?” 高誘 注:“言我能使形不可得,未能殊無形也?!?前蜀 貫休 《道情偈》之一:“ 崆峒老人 專一一, 黃梅真叟 卻無無。” 宋 宋祁 《庭戒諸兒》:“如一漚生,一漚滅,還入於海,漚自妄見,海無生滅,無有也,亦無無有,亦無無無,淡然無所得而止,止亦不止也?!?清 譚嗣同 《仁學》二二:“無無,然后平等?!?/p>
一點
一點 (yīdiǎn) 漢字的一種筆畫。常指書畫中的點畫 point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數(shù)量 a little;a bit 做一點事 一方面,一部分 side 抓住一點,不及其余 一小時 a hour 下午一點胡寅名句,題能仁照庵紹亨所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迷霧突圍神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