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復《詠蟬》:
地僻小園靜,群木陰交浮。
蟬聲忽入耳,物意颯驚秋。
嘒嘒促徂暑,西風動蕭颼。
滿林青青葉,漸有搖落愁。
注釋參考
嘒嘒
(1).形容星光微小而明亮?!段簳ばg(shù)藝傳·張淵》:“丈人極陽而慌忽,子孫嘒嘒於參嵎。”原注:“嘒,小貌。孫二星,在子東?!?明 何景明 《憂旱賦》:“朝出日之杲杲兮,夕明星之嘒嘒?!?/p>
(2).象聲詞。形容清亮的聲音?!对姟ど添灐つ恰罚骸办捁臏Y淵,嘒嘒管聲?!?孔穎達 疏:“嘒嘒然而清烈者,是其管籥之聲?!?朱熹 集傳:“嘒嘒,清亮也?!薄对姟ば⊙拧げ奢摹罚骸捌鋽玟匿?,鸞聲嘒嘒?!?孔穎達 疏:“其此君子車服旌旂則淠淠然動,得宜其車馬鸞鈴之聲,又嚖嘒然鳴中節(jié)?!?元 趙孟頫 《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織·九月》詩:“舍南與舍北,嘒嘒聞車聲?!?/p>
(3).象聲詞。蟬鳴聲。《詩·小雅·小弁》:“菀彼柳斯,鳴蜩嘒嘒。” 毛 傳:“蜩,蟬也。嘒嘒,聲也?!?晉 陸機 《擬明月皎夜光》詩:“翻翻歸雁集,嘒嘒寒蟬鳴?!?清 黃景仁 《苦暑行》:“千章黝緑披且死,中有嘒嘒蟬聲聯(lián)?!?陳煒謨 《狼筅將軍》:“四周寂無人聲,只嘒嘒的夜蟬高據(jù)在柳樹上,鳴著。”
徂暑
(1).《詩·小雅·四月》:“四月維夏,六月徂暑?!?鄭玄 箋:“徂,猶始也,四月立夏矣,而六月乃始盛暑?!焙笠蛞苑Q盛暑。 晉 夏侯湛 《大暑賦》:“乃三伏相仍,徂暑肜肜。上無纖云,下無微風。扶桑赩其增燌,天氣曄其南升。” 唐 盧照鄰 《七夕泛舟》詩之一:“河葭肅徂暑,江樹起初涼?!?宋 蘇軾 《和連雨獨飲》詩之二:“清風洗徂暑,連雨催豐年?!?鄭澤 《答鈍根》詩之二:“余家 金華 麓,徂暑悲分影。炎囂信兩忘,但惜長途梗。”
(2).指季夏?!冻鯇W記》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季夏亦曰徂暑?!?徐堅 注:“徂,往也,言暑始往也?!?/p>
(3).謂暑熱消逝。 唐 孫逖 《立秋日題安昌寺北山亭》詩:“徂暑迎秋薄,涼風是日飄。果林餘苦李,萍水覆甘蕉?!?/p>
西風
西風 (xīfēng) 從西方吹來的風 westerly 溫帶的盛行西風 west wind 指秋風 比喻腐朽沒落的力量或氣勢蕭颼
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 宋 文天祥 《先兩國初忌》詩:“北風吹黃花,落木寒蕭颼?!?元 周權(quán) 《夏日偕友晚步飲聽泉軒》詩:“青松如高人,含風自蕭颼?!?明 高啟 《滿江紅·客館對雪》詞:“窗竹里似風非雨,蕭颼騷屑。” 清 錢謙益 《謝于昭遠寄廟后茶次東坡和錢安道韻》:“睡魔迸散暑氣退,松風蕭颼白日永。”
李復名句,詠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