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丁謂《鶴》:
警露青冥外,沖天食息間。
金衣游太液,玉羽下緱山。
松見千年偃,丹知九轉還。
云心在蓬閬,枝粒不相關。
注釋參考
警露
因白露降臨而相警戒。相傳鶴性機警,“至八月白露降,流於草上,滴滴有聲,因即高鳴相警,移徙所宿處,慮有變害”。見《藝文類聚》卷九十引 晉 周處 《風土記》。后因以“警露”作為詠鶴的典故。 唐 駱賓王 《初秋登王司馬樓宴賦得同字》:“鴻飛漸陸,流斷吹以來寒;鶴鳴在陰,上中天而警露。” 唐 駱賓王 《送王贊府上京參選賦得鶴》:“虛心恒警露,孤影尚凌煙?!?唐 皇甫湜 《鶴處雞群賦》:“安知警露之質,豈誠凌云之意?!?/p>
青冥
青冥 (qīngmíng) 天空 sky 青冥浩蕩不見底。——唐·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沖天
沖天 (chōngtiān) 沖入藍天,指情緒激越高亢 towering 斗志沖天 沖天的怒火食息
(1).飲食和呼吸?!肚f子·應帝王》:“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聶紺弩 《輩分·壽命·體格》二:“好人或禍害的生與死,短命與長命,其實并非完全指他們個人生命的存亡以及食息于人間的歲月?!?/p>
(2).吃飯休息。亦泛指休息。《水滸傳》第九六回:“當下同眾將統(tǒng)領軍馬,回營食息?!薄端疂G傳》第一○八回:“軍士方欲造飯食息,忽見 病大蟲 薛永 ,領兵巡哨,捉了一箇奸細,來報 柴進 説?!?/p>
(3).謂每時每刻。 宋 葉適 《受玉寶賀表》:“皇帝陛下師古以治身,奉先而纘服,何食息不存於祖業(yè),曾斯須敢怠於孫謀。”
丁謂名句,鶴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