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何夢(mèng)桂《三用韻》:
貧女傷莫年,有淚不可挹。
秦川五色錦,半世勞獨(dú)織。
織花空過眼,新故總塵跡。
撫機(jī)悲歲年,顏貌非故夕。
妾心比錦絲,絲長恨無極。
繡衾雙鴛鴦,抱此欲誰過。
活桑嘆黃隕,尚肯賦梅實(shí)。
悠悠世上兒,何處堪食息。
注釋參考
織花
織花 (zhīhuā) 用織布機(jī)織成帶有花紋的紡織品 woven pattern過眼
(1).經(jīng)過眼前。喻迅疾短暫。 宋 蘇軾 《吉祥寺僧求閣名》詩:“過眼榮枯電與風(fēng),久長那得似花紅?!?明 馮夢(mèng)龍 《灑雪堂·宋婆課女》:“嘆過眼時(shí)光去渺茫,休得貪閒放。” 清 吳偉業(yè) 《贈(zèng)總憲龔公芝麓》詩:“側(cè)身天地竟何心,過眼風(fēng)光有誰羨?!?/p>
(2).過目,略加看視。 宋 李清臣 《欽圣憲肅皇后哀冊(cè)文》:“諸書過眼,疑微洞析。兢兢瞿瞿,殆忘寢食?!薄独蠚堄斡洝返谑呋兀骸澳羌胰私议_盒蓋,請(qǐng)老爺們過眼?!?孫犁 《白洋淀紀(jì)事·采蒲臺(tái)》:“她像很疲累了,彎著腰一張一張掀開席,叫收席的人過眼看成色?!?/p>
新故
(1).新與舊?!俄n非子·五蠹》:“夫古今異俗,新故異備。” 漢 辛延年 《羽林郎》詩:“人生有新故,貴賤不相踰?!?晉 孫綽 《<蘭亭集>后序》:“往復(fù)推移,新故相換;今日之跡,明復(fù)陳矣?!?明 夏完淳 《班婕妤詠扇》詩:“彩色固不移,君心有新故?!?/p>
(2).指新來的人與故有的人?!侗笔贰の喊藏S王猛傳》:“頻經(jīng)師旅,人物彫弊, 延明 招攜新故,人悉安業(yè),百姓咸附?!?/p>
(3).指新交與故友。 唐 杜甫 《將適吳楚留別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諸公得柳字》:“相逢半新故,取別隨薄厚。”
塵跡
見“ 塵跡 ”。
亦作“塵蹟”。猶陳跡。 唐 羊士諤 《梁國惠康公主挽歌詞》之一:“湯沐成塵跡,山林遂寂寥。” 宋 范成大 《王希武通判挽詞》之一:“堂堂今不見,塵跡自依然?!?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卷下:“佩響些些,塵跡謝繁華?!?/p>
何夢(mèng)桂名句,三用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