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棣《食枸杞菊》:
君不見天隨有宅松江曲,屋隙墻陰多杞菊。
課兒采掇入杯盤,匕箸芳香勝粱肉。
又不見坡公昔佩刺史符,賓客少至無與娛。
偶餐杞菊作后賦,捫腹噎哎猶軒渠。
散人枯腸真食杞,居士戲筆聊爾耳。
膠西自古號侯邦,齋廚縱乏寧需此。
我今作掾長苦饑,一區(qū)不異耕田時。
太倉紅腐才五半,舉家食粥寧忍炊。
頹城草木迷荒榭,綠潁芳苕羅舍下。
官閒擷取芼春羹,未棘未莎皆不赦。
三年享此似無饜,二者誰云不可兼。
行趣歸裝耕谷口,此物猶堪馌南畝。
注釋參考
谷口
(1).山谷的出入口?!读w·分險》:“衢道谷口,以武衝絶之。” 唐 王維 《歸輞川作》詩:“谷口疎鐘動,漁樵稍欲稀。” 清 黃景仁 《偕邵元直游吾谷》詩:“此間看山復(fù)看楓,谷口敞與平原同。”
(2).古地名。又名 瓠口 。在今 陜西 禮泉 東北。 西漢 于此置 谷口縣 , 東漢 廢。因位于 九嵕山 東、 仲山 西,當(dāng) 涇水 出山之處,故謂之 谷口 。古時相傳為 黃帝 升仙的地方。也稱 寒門 ?!稘h書·郊祀志上》:“其后 黃帝 接萬靈 明庭 。 明庭 者, 甘泉 也。所謂 寒門 者, 谷口 也。” 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 黃帝 升仙之處也?!庇肿ⅲ骸?谷口 , 仲山 之 谷口 也……以 仲山 之北寒涼,故謂此谷為 寒門 也。”
(3).古地名。在今 陜西 淳化 西北。 秦 時于此置 云陽縣 ?!稇?zhàn)國策·秦策三》:“ 范雎 曰:‘大王之國,北有 甘泉 、 谷口 。’” 鮑彪 注:“在 云陽 。” 西漢 末年,高士 鄭樸 (字 子真 )曾隱居于此。 漢 揚(yáng)雄 《法言·問神》:“ 谷口 鄭子真 ,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於京師。” 唐 李白 《贈韋秘書子春》詩:“ 谷口 鄭子真 ,躬耕在巖石?!?王琦 注引《雍錄》:“ 谷口 在 云陽縣 西四十里, 鄭子真 隱於此。”后借指隱者所居之處。 元 楊奐 《得邳大用書復(fù)寄》詩:“ 谷口 知何似,他年愿卜隣。” 清 錢謙益 《高郵道中簡顧所建》詩:“負(fù)耒我今歸 谷口 ,驚弓君莫問壺頭?!?/p>
南畝
南畝 (nánmǔ) 指田野 field 轉(zhuǎn)而緣南晦(晦,同“畝”)?!稘h書·食貨志》引漢· 賈誼《論積貯疏》 使負(fù)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唐· 杜牧《阿房宮賦》陳棣名句,食枸杞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美意正須羹碧澗,衰顏聊復(fù)飯青精作者:周必大作品:十一月二十七日劉公度徐用之許相過公度居憂
- 未若凌云柏,常能終歲紅。作者:李德裕作品: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
- 桐葉乍零風(fēng)不定。
- 勃姑夫婦喜相喚,街頭雪泥即漸乾作者:黃庭堅作品:考試局與孫元忠博士竹間對窗夜聞元忠通書聲
- 景物眼前雖不惡,老來無奈憶林泉
- 算天音、不入人間耳作者:彭泰翁作品:拜星月慢(祠壁宮姬控弦可念)
- 世界魚龍混,天心何不平豈因時事感,偏作怒號聲作者:弘一作品:遇風(fēng)愁不成寐
- 翠壁黏天,玉葉迎風(fēng)舉。
- 東坡癡絕過於儂,不將一褐易三公作者:楊萬里作品:謝福建茶使吳德華送東坡新集
- 感通渠自諉,造化本無拘作者:汪炎昶作品:次頌符術(shù)致雨之韻
- 4賽車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