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呼五公七相安在哉,不如相聚常銜杯
出自宋代仇遠《竹素山房小飲南徐唐正方善歌吳伶以長簫和之》:
少時聞簫白玉臺,一曲未終丹鳳來。
金瀨空明秋水淺,妙音久不聞蓬萊。
吳下老伶燕中回,能以北腔歌落梅。
紅塵箏笛耳一洗,便覺箜篌憤抑琵琶哀。
朱方臞仙古音律,宮長羽短隨剪裁。
小春梅柳參差開,肯待羯鼓花奴催。
我輩鐘情忘爾汝,濁醪妙理惟醱醅。
晚風吹寒夕陽下,有酒不飲令人咍。
今人青眼映山水,古人白骨生莓苔,不如相聚常銜杯。
嗚呼五公七相安在哉,不如相聚常銜杯。
注釋參考
嗚呼
嗚呼 (wūhū) 對不幸的事表示嘆息、悲痛等 alas;alack 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谠恫渡哒哒f》 指人喪命 die 嗚呼哀戰(zhàn)五公
(1).五個達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稱。指 西漢 張湯 、 杜周 、 蕭望之 、 馮奉世 、 史丹 ?!段倪x·班固〈西都賦〉》:“冠蓋如云,七相五公?!?李善 注:“公,御史大夫、將軍通稱也。《漢書》曰:‘ 張湯 為御史大夫,徙 杜陵 ; 杜周 為御史大夫,徙 茂陵 ; 蕭望之 為前將軍,徙 杜陵 ; 馮奉世 為右將軍,徙 杜陵 ; 史丹 為大將軍,徙 杜陵 。’” 唐 盧照鄰 《長安古意》詩:“自言歌舞長千載,自謂驕奢凌五公?!币徽f指 田蚡 、 張安世 、 朱博 、 平晏 、 韋賞 。見《后漢書·班固傳》“七相五公” 李賢 注。
(2).五個達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稱。指 東漢 袁安 、子 敞 、孫 湯 、 湯 子 逢 、 逢 弟 隗 。 唐 劉禹錫 《湖南觀察使故相國袁公挽歌》之三:“五公碑尚在,今日亦同歸?!?/p>
(3).五個達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稱。指 晉 葛旟 、 路秀 、 衛(wèi)毅 、 劉真 、 韓泰 ?!稌x書·齊王冏傳》:“封 葛旟 為 牟平公 , 路秀 小黃公 , 衛(wèi)毅 陰平公 , 劉真 安鄉(xiāng)公 , 韓泰 封丘公 ,號曰‘五公’,委以心膂?!?/p>
(4).五個達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稱。指 晉 王導 、 謝安 、 溫嶠 、 陶侃 、 謝玄 。見《南史·宋武帝紀》、 宋 王應麟 《小學紺珠·名臣·五公》。
相安
謂相處平安,沒有矛盾?!冻o·離騷》:“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王逸 注:“言何所有圜鑿受方枘而能合者?誰有異道而相安耶?言忠佞不相為謀也?!?宋 蘇軾 《省試策問》之三:“凡省冗官八百員,吏千四百員,民以少紓,而上下相安,無刻核之怨?!薄都t樓夢》第一二○回:“ 寳釵 又將大義的話説了一遍,大家各自相安?!?郭沫若 《蒐苗的檢閱》:“譬如 魯迅 先生曾把這個口號(指民族革命戰(zhàn)爭的大眾文學)作為‘無產(chǎn)階級革命文學的一發(fā)展’,要把它作為總口號,而把‘國防文學’作為分口號;在總與分之間求相安,這是一種排解法。”
不如
不如 (bùrú)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說的 not up to;inferior to 天時不如地利?!睹献印す珜O丑下》 自以為不如?!稇?zhàn)國策·齊策》相聚
集合;彼此聚會?!妒酚洝だ钏沽袀鳌罚骸敖竦《患本停T侯復彊,相聚約從,雖有 黃帝 之賢,不能并也?!?唐 韓愈 《順宗實錄二》:“或相聚飲食于肆,醉飽而去?!?宋 蘇軾 《夜泊牛口》詩:“居民偶相聚,三四依古柳?!?巴金 《初戀》:“我知道我們只應有片刻的相聚,我知道你是不會永久屬于我的?!?/p>
銜杯
亦作“ 銜盃 ”。亦作“ 銜桮 ”??诤票6嘀革嬀?。 晉 劉伶 《酒德頌》:“捧甖承槽,銜杯漱醪?!?唐 李白 《廣陵贈別》詩:“繫馬垂楊下,銜盃大道間?!?唐 司空圖 《重陽阻雨》詩:“重陽阻雨獨銜桮,移得家山菊未開?!?明 徐渭 《仲兄墓志銘》:“素忘分,日與兄銜杯。” 郁達夫 《晨發(fā)名古屋》詩之二:“一曲《陽關》人隔世,銜杯無語看山明?!?/p>
見“ 銜杯 ”。
亦作“ 啣盃 ”。銜杯。謂飲酒。 清 曹寅 《送亮生南還兼寄些山先生》詩:“風廊微照兩啣杯,能待城闉簇騎回?!?清 史震林 《西青散記》卷一:“漉沙者步水中如鷺,亭上人啣盃望之,彼則自顧其業(yè)耳?!?/p>
見“ 啣杯 ”。
仇遠名句,竹素山房小飲南徐唐正方善歌吳伶以長簫和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