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谷秋來陰復晴,谷口與誰來耦耕
出自宋代李廌《次韻答張誾張閣見寄》:
我思佳人在何許,太行之陽濟川上。
結茆賦詩臨清流,我情搖搖日西向。
盤谷秋來陰復晴,谷口與誰來耦耕。
賣刀買犢便能爾,功名付之勃與平。
嗟余追逐老閭里,吟詩作賦不直水。
韋編鉛槧幸忘憂,甘與牛衣同臥起。
相從當及壯年時,莫年多感定多悲。
此身安歸送歸客,豈堪登臨行路岐。
萬事紛紛戰(zhàn)蠻觸,不須白眼憎時俗。
但愿如公無榮亦無辱,臨流賦詩老亦足。
注釋參考
谷口
(1).山谷的出入口。《六韜·分險》:“衢道谷口,以武衝絶之?!?唐 王維 《歸輞川作》詩:“谷口疎鐘動,漁樵稍欲稀?!?清 黃景仁 《偕邵元直游吾谷》詩:“此間看山復看楓,谷口敞與平原同?!?/p>
(2).古地名。又名 瓠口 。在今 陜西 禮泉 東北。 西漢 于此置 谷口縣 , 東漢 廢。因位于 九嵕山 東、 仲山 西,當 涇水 出山之處,故謂之 谷口 。古時相傳為 黃帝 升仙的地方。也稱 寒門 。《漢書·郊祀志上》:“其后 黃帝 接萬靈 明庭 。 明庭 者, 甘泉 也。所謂 寒門 者, 谷口 也。” 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 黃帝 升仙之處也。”又注:“ 谷口 , 仲山 之 谷口 也……以 仲山 之北寒涼,故謂此谷為 寒門 也?!?/p>
(3).古地名。在今 陜西 淳化 西北。 秦 時于此置 云陽縣 ?!稇?zhàn)國策·秦策三》:“ 范雎 曰:‘大王之國,北有 甘泉 、 谷口 ?!?鮑彪 注:“在 云陽 ?!?西漢 末年,高士 鄭樸 (字 子真 )曾隱居于此。 漢 揚雄 《法言·問神》:“ 谷口 鄭子真 ,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於京師?!?唐 李白 《贈韋秘書子春》詩:“ 谷口 鄭子真 ,躬耕在巖石。” 王琦 注引《雍錄》:“ 谷口 在 云陽縣 西四十里, 鄭子真 隱於此。”后借指隱者所居之處。 元 楊奐 《得邳大用書復寄》詩:“ 谷口 知何似,他年愿卜隣?!?清 錢謙益 《高郵道中簡顧所建》詩:“負耒我今歸 谷口 ,驚弓君莫問壺頭?!?/p>
耦耕
二人并耕。后亦泛指農事或務農。《禮記·月令》:“﹝季冬之月﹞命農計耦耕事,脩耒耜,具田器?!?晉 陶潛 《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口》詩:“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宋 蘇軾 《浣溪沙》詞:“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何時收拾耦耕身?”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一:“ 劉青士 、 潘文山 、 朱子皇 偕隱 處州 縉云縣 ,易衣而出,耦耕而食?!?郭沫若 《寄題廣西勾漏洞》詩:“苕花聞説敷紅紫,緑遍羣山樂耦耕?!?/p>
李廌名句,次韻答張誾張閣見寄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