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斜照光燭天,微風(fēng)欲度遮無路
出自宋代楊萬里《多稼亭前兩株梅盛開》:
翟園看梅不滿眼,載酒何曾傾一琖。
空有千株半未花,欲剪一枝無可棟。
歸來欲登多稼亭,王妃驟降千娉婷。
素羅衣裳濯瑤水,珠宮樓閣開銀屏。
國香萬解量不盡,云嶺諸峰互相映。
身騎白鳳繞瓊林,肝膽透寒骨毛冷。
看來只是兩株梅,如何遺儂心眼開。
花頭密密紛無數(shù),萼萼枝枝砌成樹。
夕陽斜照光燭天,微風(fēng)欲度遮無路。
君不見侯門女兒真茵癡,獺髓熬酥滴北枝。
又不見畫工兔穎矜好手,水水和鈆描玉肌。
先生不能奄有二子者,報(bào)答風(fēng)光只有詩。
今夕不醉仍無歸。
注釋參考
夕陽
夕陽 (xīyáng) 傍晚的太陽 the setting sun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登樂游原》斜照
斜照 (xiézhào) 光線斜著照射 shine sideways 斜陽;夕陽 setting sun光燭
(1).照耀。 戰(zhàn)國 魯仲連 《遺燕將書》:“﹝ 管仲 ﹞兼三行之過而為 五霸 首,名高天下而光燭鄰國?!?/p>
(2).猶明燭。 南朝 梁 何遜 《看伏郎新婚》詩:“何如光燭夜,輕扇掩紅妝?!?/p>
微風(fēng)
(1).輕微的風(fēng)?!盾髯印そ獗巍罚骸拔L(fēng)過之,湛濁動(dòng)乎下,清明亂於上,則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 漢 班婕妤 《怨歌行》:“裁為合歡扇,團(tuán)團(tuán)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dòng)搖微風(fēng)發(fā)?!?宋 范成大 《春晚》詩之二:“微風(fēng)盡日吹芳草,蝴蝶雙雙貼地飛?!?清 劉純熙 《日暮》詩:“宿鳥樹高下,微風(fēng)云重輕。” 魏巍 《東方》第六部第六章:“那面深綠色的繡有和平鴿的旗幟,也被人插到地堡上,在微風(fēng)里輕輕地飄蕩。”
(2).指日趨衰微的風(fēng)俗。 唐 杜甫 《杜鵑行》:“ 蜀 人聞之皆起立,至今相效傳微風(fēng)?!蔽?,一本作“ 遺 ”。
楊萬里名句,多稼亭前兩株梅盛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