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杰《答龔帥干楚清》:
一水相望汝與豐,亂來(lái)如隔萬(wàn)山重。
清名昔已香三楚,晚節(jié)今真繼兩龔。
正自南山深霧豹,何時(shí)東野快云龍。
唾珠滿紙慳瓊報(bào),聊寫相於磊磈胸。
注釋參考
清名
(1).清美的聲譽(yù)?!稘h書·儒林傳·施讎》:“ 魯伯 授 太山 毛莫如 少路 、 瑯玡 邴丹 曼容 ,著清名?!薄峨`釋·漢孫叔敖碑》:“廉吏而可為者,當(dāng)時(shí)有清名。” 宋 蘇軾 《次韻王滁州見寄》:“笑捐浮利一雞肋,多取清名幾熊掌。” 曲波 《林海雪原》十一:“那你們搜好啦,為什么平白無(wú)故污損貧道的清名?”
(2).指有清美聲譽(yù)的人。
三楚
(1). 戰(zhàn)國(guó) 楚 地疆域廣闊, 秦 漢 時(shí)分為 西楚 、 東楚 、 南楚 ,合稱 三楚 。《史記·貨殖列傳》以 淮北 、 沛 、 陳 、 汝南 、 南郡 為 西楚 ; 彭城 以東, 東海 、 吳 、 廣陵 為 東楚 ; 衡山 、 九江 、 江南 、 豫章 、 長(zhǎng)沙 為 南楚 ?!稘h書·高帝紀(jì)上》“ 羽 自立為 西楚 霸王 ”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音義》,以 江陵 (即 南郡 )為 南楚 , 吳 為 東楚 , 彭城 為 西楚 。二說(shuō)不同。后人詩(shī)文中多以泛指 長(zhǎng)江 中游以南,今 湖南 湖北 一帶地區(qū)。 唐 李商隱 《過(guò)鄭廣文舊居》詩(shī):“ 宋玉 平生恨有餘,遠(yuǎn)循 三楚 吊 三閭 ?!?宋 張世南 《游宦紀(jì)聞》卷八:“ 劉郎 豪氣今何在,應(yīng)是 九疑 三楚 ?!?孫中山 《挽劉道一》詩(shī):“半壁東南 三楚 雄, 劉郎 死去霸圖空。”按, 劉道一 , 湖南 湘潭 人。
(2). 五代 時(shí), 馬殷 據(jù) 長(zhǎng)沙 , 周行逢 據(jù) 武陵 , 高季興 據(jù) 江陵 ,都在古 楚 地,亦稱 三楚 。見 宋 周羽翀 《三楚新錄》。
晚節(jié)
晚節(jié) (wǎnjié) 晚年的節(jié)操 integrity in one’s later years 保持晚節(jié) 晚年 old age 后期 last stage兩龔
(1). 漢 龔勝 和 龔舍 的合稱。《漢書·兩龔傳》:“兩 龔 皆 楚 人也, 勝 字 君賓 , 舍 字 君倩 。二人相友,并著名節(jié),故世謂之 楚 兩 龔 。”《三國(guó)志·魏志·袁渙張范傳論》:“ 袁渙 、 邴原 、 張范 躬履清蹈,進(jìn)退以道,蓋是 貢禹 、兩 龔 之匹?!?宋 辛棄疾 《念奴嬌·賦傅巖叟香月堂兩梅》詞:“看取 香月堂 前,歲寒相對(duì), 楚 兩 龔 之潔。” 清 顧炎武 《寄問(wèn)傅處士土堂山中》詩(shī):“ 太行 之西一遺老, 楚國(guó) 兩 龔 秦 四皓 。”
(2). 宋 龔夬 及其弟 龔大壯 的合稱?!端问贰弶鴤鳌罚骸暗?大壯 ,少有重名,清介自立,從兄官 河陽(yáng) , 曾布 欲見之,不可得,乃往謁 夬 ,邀之出,從容竟日,題詩(shī)壁間,有‘得見兩 龔 ’之語(yǔ)?!?/p>
陳杰名句,答龔帥干楚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