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吳泳《程順子升齋》:
雨養(yǎng)焦谷牙,清晨勃然興,風入春筍節(jié),一夕長數(shù)層。
地道元敏樹,生意實可徵。
一息不滋長,枯荄莽丘陵。
所以務(wù)學者,進德長如登。
禮義所封植,忠和所薰蒸。
湛然清明氣,於此中夜存。
德盛仁既熟,始如日之升。
今人廢下學,乃以高自矜。
譬之凌霄花,霄竟不可凌。
子歸且近思,從下觀下騰。
謙謙以自牧,洞洞如不勝。
舜顏亦人耳,毋謂人鮮能。
注釋參考
禮義
禮義 (lǐyì) 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以及與此相適應(yīng)的一套禮節(jié)儀式即為禮,合于這些的做法即為義 rite and morality to carry out in the feudalist society 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睹献印じ孀由稀?h3>封植見“ 封殖 ”。
忠和
忠實謙和?!吨芏Y·地官·大司徒》:“以鄉(xiāng)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一曰六德:知、仁、圣、義、忠、和?!?賈公彥 疏:“‘中’下從‘心’,謂言出於心,皆有忠實也;云和不剛不柔者,謂寬猛相濟者也?!薄逗鬂h書·章帝紀》:“蓋君人者,視民如父母,有憯怛之憂,有忠和之教,匍匐之救。”
薰蒸
(1).煙熏氣蒸?!秴⑼酢肪砩希骸叭裟芫毤海瑒t真氣薰蒸遍于一身?!?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余偶見一醫(yī)僧解犀……以極薄紙裹置於懷中,近肉,以人氣蒸之,候氣薰蒸浹洽,乘熱投臼中急擣,應(yīng)手如粉。因知人氣之能粉犀也?!?明 何孟春 《馀冬序錄摘鈔》卷二:“鉛氣有毒……業(yè)久之家,長幼為毒薰蒸,多萎黃,旋致風攣癱軟之疾,不得其壽而斃?!?/p>
(2).熏陶。 宋 司馬光 《上謹習疏》:“上行下效謂之風,薰蒸漸漬謂之化。” 明 張居正 《與中丞孫淮海書》:“今惟積此真意,漸次薰蒸,假以一二年,庶可少變?!?清 戴名世 《<禹貢錐指>序》:“會今天子聰明神圣,四海之內(nèi)薰蒸浸漬,莫不彈冠振衿輻輳而出。”
(3).猶蒸騰。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九章:“??!掌舵的人早已被私欲薰蒸在三十三天之上,同人們距離太遠,早已不能理解人們的情緒了?!?/p>
吳泳名句,程順子升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