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過管輅,尺牘倒陳遵
出自唐代杜甫《上韋左相二十韻(見素)》:
鳳歷軒轅紀(jì),龍飛四十春。
八荒開壽域,一氣轉(zhuǎn)洪釣。
霖雨思賢佐,丹青憶老臣。
應(yīng)圖求駿馬,驚代得麒麟。
沙汰江河濁,調(diào)和鼎鼐新。
韋賢初相漢,范叔巳歸秦。
盛業(yè)今如此,傳經(jīng)固絕倫。
豫章深出地,滄海闊無津。
北斗司喉舌,東方領(lǐng)縉紳。
持衡留藻鑒,聽履上星辰。
獨(dú)步才超古,馀波德照鄰。
聰明過管輅,尺牘倒陳遵。
豈是池中物?由來席上珍。
廟堂知至理,風(fēng)俗盡還淳。
才杰俱登用,愚蒙但隱淪。
長卿多病久,子夏索居頻。
回首驅(qū)流俗,生涯似眾人。
巫咸不可問,鄒魯莫容身。
感激時(shí)將晚,蒼茫興有神。
為公歌此曲,涕淚在衣巾。
注釋參考
聰明
聰明 (cōngming) 天資高,記憶和理解力強(qiáng) wise 孫討虜聰明仁惠,敬賢禮士,江表英豪咸歸附之?!顿Y治通鑒》 聰明人 聽覺和視覺靈敏 sensitive 耳目聰明管輅
三國 魏 術(shù)士。字 公明 , 平原 (今 山東 平原 西南)人。應(yīng) 清河 太守 華表 召為文學(xué)掾,官至少府丞。幼年好天文,及長,精通《易》與占卜。相傳其自知壽不過四十七八,年四十八果卒。后人以為才高、不壽,且無貴仕的典型。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辯命論》:“臣觀 管輅 天才英偉,珪璋特秀……而官止少府,年終四十八,天之報(bào)施,何其寡與!” 唐 楊炯 《從甥梁錡墓志銘》:“孩笑之時(shí),見者知其孝友;能言之際,聽者許其聰明。審 清河 管輅 之天文,對(duì) 夏江 黃 童之日蝕。”
尺牘
尺牘 (chǐdú) 長一尺的木簡;信札 correspondence (of an eminent writer) 與人尺牘,主皆臧去以為榮。——《漢書·陳遵傳》 寄長懷于尺牘?!藕V《吊比干文》杜甫名句,上韋左相二十韻(見素)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