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寶曇《為張功甫賦寒綠》:
君家故多書,馀地看寒綠。
食簞到尚懸,墻小摘杞菊。
霜畦新雨馀,柔條已三沫。
貴不數(shù)熊蹯,芳鮮落我腹。
口香唾繭紙,細(xì)字煩記錄。
平章三百篇,焜耀五千讀。
辛夷與杜若,百世亦臣樸。
士饑固其常,吾事已可卜。
歸來一粲然,毋待發(fā)曲局。
注釋參考
平章
(1).評處;商酌。 漢 蔡邕 《上封事陳政要七事》:“宜追定八使,糾舉非法,更選忠清,平章賞罰?!薄端鍟ず纬韨鳌罚骸吧弦驍?zhí)宇i謂曰:‘ 何稠 用心,我付以后事,動靜當(dāng)共平章?!?唐 吳兢 《貞觀政要·求諫》:“詔令自是宰相入內(nèi)平章國計,必使諫官隨入,預(yù)聞?wù)?。?宋 劉克莊 《賀新郎·送陳真州子華》詞:“北望神州路,試平章這場公事,怎生分付?”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連城》:“我為君平章已確,即教小娘子從君返魂,好否?”
(2).品評。 唐 劉禹錫 《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之十五:“追逐同游伴,平章貴價車?!?宋 辛棄疾 《江神子·和人韻》詞:“卻與平章珠玉價,看醉里,錦囊傾?!?明 葉憲祖 《鸞鎞記·春賞》:“憑欄爭賞,細(xì)與平章?!?清 黃遵憲 《度遼將軍歌》:“將軍歸來猶善飯,平章古玉圖鼎鐘?!?/p>
(3).古代官名。 唐 代以尚書、中書、門下三省長官為宰相,因官高權(quán)重,不常設(shè)置,選任其他官員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名,簡稱“同平章事”,同參國事。 唐睿宗 時又有平章軍國重事之稱。 宋 因之,專由年高望重的大臣擔(dān)任,位在宰相之上。 金 元 有平章政事,位次于丞相。 元 代之行中書省置平章政事,則為地方高級長官。簡稱平章。 明 初仍沿襲,不久廢。
辨別彰明。《書·堯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北周 庾信 《為晉陽公進(jìn)玉律秤尺斗升表》:“伏見勑旨,刊正音律,平章歷象?!?章炳麟 《國故論衡·原道上》:“斯足以揚搉誠偽,平章黑白矣?!?/p>
三百篇
相傳《詩》三千余篇,經(jīng) 孔子 刪訂存三百一十一篇。內(nèi)六篇有目無詩,實有詩三百零五篇,舉其成數(shù)稱三百篇。后即以“三百篇”為《詩經(jīng)》代稱。《史記·太史公自序》:“《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作也?!?唐 韓愈 《薦士》詩:“周《詩》三百篇,雅麗理訓(xùn)誥。”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二:“所謂言近意遠(yuǎn),合三百篇之旨也。”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話》卷十一:“予謂三百篇正不必作經(jīng)讀。只以讀古詩樂府之法讀之,真足陶冶性靈,益人風(fēng)趣不少?!?姚華 《論文后編》:“三百篇,詩之古者也,風(fēng)土人情,政事所詳,猶地志然?!?/p>
焜耀
同“ 焜燿 ”?!斗ㄔ分榱帧肪硭囊唬骸坝诌M(jìn)至一處,見崇臺廣廈、玉宇金房,琳瑯焜耀,暉彩眩目。”《紅樓夢》第liu{1*1}四回:“是日,喪儀焜耀,賓客如云。” 清 黃景仁 《堯母廟》詩:“丹陵緬鬱盤,黃云想焜耀?!?宋 王安石 《祭呂侍讀文》:“是為世臣,焜耀家邦。”
焜燿:1.明照;照耀?!蹲髠鳌ふ压辍罚骸安惶笾m,以備內(nèi)宮,焜燿寡人之望?!?陸德明 釋文引 服虔 曰:“焜,明也;燿,明也?!?唐 柳宗元 《為李京兆祭楊凝文》:“冀茲競爽,焜燿儒林?!?孫中山 《同盟會宣言》:“ 漢 族神靈,久焜燿於四海?!?/p>
(2).光輝;輝煌。 唐 獨孤及 《送陳兼應(yīng)辟兼寄高適賈至》詩:“ 賈生 去 洛陽 ,焜燿琳瑯資。” 明 方孝孺 《送徐思勉之山東按察司僉事》詩序:“詠歌之士,必有敷揚焜燿以照千古者矣。”
(3).螢火蟲的別名。 五代 馬縞 《中華古今注·螢火》:“﹝螢火﹞一名焜燿?!?/p>
釋寶曇名句,為張功甫賦寒綠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