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方回《記游自次前韻》:
百歲十分過七分,僥幸古來所希有。
尋壑經(jīng)丘詎得知,揣謂偷閒問花柳。
未暇扶杖支疲癃,每羞照鏡現(xiàn)老丑。
商洛隱遁似輩行,幽并游俠豆朋耦。
朝哦雅什諷騷些,夜玩易爻測玄首。
焚膏空余冰檗心,補(bǔ){衣中加八}不到犁鋤手。
驚思此生如掣電,昨日黃童今白叟。
炙眉折肱了不悔,愛評文字判是否。
包藏彼且城府深,骾直我乃肺肝嘔。
爾來何止師左次,三十六策上策走。
況如韓子生之辰,牛奮其角箕張口。
梯沖百道公輸攻,一獸不答堅(jiān)墨守。
城西俊游小不忍,焉能軒左復(fù)輊右。
蘭亭梓澤座有人,足與德功參不朽。
是日已嘗谷雨茶,是歲木星守南斗。
是集舉杯各見釂,淺量可能一敵九。
坐視喧嘩醉愈恭,不記俎奇忘豆偶。
麥?zhǔn)煸诩辞Y富,更愿所至可賒酒。
情懷坦蕩尚真率,滋味淡薄保長久。
寧從散人盟狎鷗,勿作功臣烹走狗。
注釋參考
爾來
爾來 (ěrlái) 自那時(shí)以來 since that time 爾來二十有一年矣。——諸葛亮《出師表》何止
何止 (hézhǐ) 不止;豈止 far more than 中華大地,英才何止萬千左次
(1).謂駐扎在高險(xiǎn)之地?!兑住煛罚骸皫熥蟠危瑹o咎。” 孔穎達(dá) 疏:“師在高險(xiǎn)之左以次止,則無兇咎也?!币徽f,謂退止。 尚秉和 注:“次,舍也。震為左,故曰左次。古人尚右,左次則退也。” 清 顧炎武 《海上》詩之二:“樓船見説軍容盛,左次猶虛授鉞才?!?/p>
(2).較差。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評論·評書》:“近日書家,如 黃貞甫 、 董元宰 二公俱巨手不必言,但不知誰當(dāng)左次。”
三十六策
猶言三十六計(jì)。 元 方回 《記游自次前韻》:“爾來何止師左次,三十六策走上策?!?林旭 《叔嶠印伯居伏魔寺數(shù)往訪之》詩:“言戰(zhàn)言守言遷都,三十六策地則無?!眳⒁姟叭撸呤巧嫌?jì)?!?/p>
上策
上策 (shàngcè) 良策;可行性強(qiáng)的計(jì)策 the best policy 今不勞兵馬,坐觀成敗,上策也方回名句,記游自次前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