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印肅《贊三十六祖頌》:
佛陀阿難提,放光從肉髻。
逢師論義,得入三摩地。
注釋參考
佛陀
佛陀 (Fótuó) 佛教的創(chuàng)始人,姓喬答摩,名悉達多。佛陀簡稱為佛,其意為“覺悟者”。因此,佛陀變?yōu)閷οみ_多的稱呼。佛陀生于釋迦族,故又名釋迦牟尼 Buddha阿難
阿難 (ā nán)人名。阿難陀的略稱,意譯慶喜。傳說是斛飯王之子,釋迦牟尼佛的堂弟,侍從釋迦牟尼二十五年,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被稱為「多聞第一」。
放光
(1).放射光芒。 唐 白居易 《池上早春即事招夢得》詩:“云破山呈色,冰融水放光。” 宋 蘇軾 《戲贈虔州慈云寺鑒老》詩:“窗間但見蠅鉆紙,門外唯聞佛放光?!?王文誥 輯注:“《傳燈録》:‘佛雖不圣,且能放光?!?茅盾 《子夜》一:“ 吳老太爺 的殘馀生命力似乎又復旺熾了,他的老眼閃閃地放光?!?/p>
(2).指銀子?!缎咽篮阊浴べu油郎獨占花魁》:“來往的都是大頭兒,要十兩放光纔宿一夜哩?!?明 馮夢龍 《山歌·燒香娘娘》:“算來要費介二錢箇放光?!?/p>
肉髻
梵語嗢瑟尼沙的意譯。 釋迦牟尼 頭頂有肉團隆起如髻,故稱。為佛三十二相中的頂髻相。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婆羅痆斯國》:“上作如來經行之像,像形杰異,威嚴肅然,肉髻之上特出髾髮,靈相無隱,神鑒有徵。”
釋印肅名句,贊三十六祖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