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無風(fēng)月三千首,賴有絲桐一再行
出自宋代曾協(xié)《次趙有翼簡徐圣可元韻》:
已向幽居賦晚清,欲經(jīng)絕壁訪神清。
不憂五柳荒松菊,敢嘆三閭帶杜蘅。
愧無風(fēng)月三千首,賴有絲桐一再行。
誰似孔庭能父子,繼揮高韻思如傾。
注釋參考
無風(fēng)
(1).沒有風(fēng)。 唐 韓愈 《南山詩》:“無風(fēng)自飃簸,融液煦柔茂?!?/p>
(2).草名。薇銜的別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四·薇銜》:“按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云: 魏興 錫山 多生薇銜草,有風(fēng)不偃,無風(fēng)自搖。則吳風(fēng)亦作無風(fēng)?!眳⒁姟?無風(fēng)獨(dú)搖草 ”。
(3).氣象學(xué)上指零級風(fēng)。風(fēng)速每小時小于1公里,煙直上。
三千
(1).《書·呂刑》:“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剕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二百。五刑之屬三千?!焙笠蛞浴叭А敝腹糯械男塘P。《三國志·魏志·陳群傳》:“夫三千之屬,雖未可悉復(fù),若斯數(shù)者,時之所患,宜先施用?!薄稌x書·謝尚傳》:“夫無后之罪,三千所不過。”《南史·孔琳之傳》:“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踴貴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fù)者也。”
(2).泛言數(shù)目之多。 三國 魏 陳琳 《飲馬長城窟行》:“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p>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與諸道人辨宗論》:“三世長於百年,三千廣於 赤縣 ;四部多於戶口,七寶妙於石沙?!?/p>
絲桐
(1).指琴。古人削桐為琴,練絲為弦,故稱。《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若夫治國家而弭人民,又何為乎絲桐之間?” 漢 王粲 《七哀詩》:“絲桐感人情,為我發(fā)悲音?!?唐 高適 《陪竇侍御靈云南亭宴詩》:“絲桐徐奏,林木更爽?!?明 高濂 《玉簪記·琴挑》:“夜色新涼,故爾操弄絲桐,少寄岑寂?!?/p>
(2).指樂曲。 宋 賀鑄 《羅敷歌》詞之四:“自憐 楚 客悲秋思,難寫絲桐,目斷書鴻,平淡江山落照中?!?/p>
一再行
謂奏樂一、二曲。《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酒酣, 臨邛 令前奏琴,曰:‘竊聞 長卿 好之,愿以自娛。’ 相如 辭謝,為鼓一再行?!?司馬貞 索隱:“行者,曲也。此言‘鼓一再行’,謂一兩曲?!?金 元好問 《聽姨女喬夫人鼓風(fēng)入松》詩:“白雪朱絃一再行,春風(fēng)纖指十三星?!?/p>
曾協(xié)名句,次趙有翼簡徐圣可元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5蒸汽塔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