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回蒿里駕,猶作越吟聲。
出自宋朝陸游《臥病累日羸甚偶復(fù)小健戲作》
伏枕瀕九死,下床如再生。
幸回蒿里駕,猶作越吟聲。
拂幾嗟麈積,開書覺眼明。
淖糜方自養(yǎng),未敢憶南烹。
注釋參考
蒿里
(1).古挽歌名。 晉 崔豹 《古今注·音樂》:“《薤露》、《蒿里》,并喪歌也。出 田橫 門人。 橫 zi{1-1}殺,門人傷之,為之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晞滅也;亦謂人死魂魄歸於蒿里……至 孝武 時(shí), 李延年 乃分為二曲,《薤露》送王公貴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呼為挽歌?!?明 徐霖 《繡襦記·歌郎競(jìng)技》:“歌聲悽愴稱獨(dú)步,《蒿里》與《薤露》,號(hào)泣於旻天,遑遑子求父。”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褚生》:“ 劉 命之歌,為歌《蒿里》?!?/p>
(2).本為山名,相傳在 泰山 之南,為死者葬所。因以泛指墓地;陰間。《漢書·廣陵厲王劉胥傳》:“蒿里召兮郭門閲,死不得取代庸,身自逝?!?顏師古 注:“蒿里,死人里?!?晉 陶潛 《祭程氏妹文》:“死如有知,相見蒿里。” 唐 羅隱 《芳樹》詩(shī):“ 秦王 不肯歛手下沙丘, 孟賁 不合低頭入蒿里?!?/p>
越吟
戰(zhàn)國(guó) 時(shí) 越 人 莊舄 仕 楚 ,爵至執(zhí)珪,雖富貴,不忘故國(guó),病中吟 越 歌以寄鄉(xiāng)思。事見《史記·張儀列傳》。 漢 王粲 《登樓賦》:“ 鐘儀 幽而 楚 奏兮, 莊舄 顯而 越 吟?!焙笠蛞杂魉监l(xiāng)憶國(guó)之情。 唐 郎士元 《宿杜判官江樓》詩(shī):“葉落覺鄉(xiāng)夢(mèng),鳥啼驚 越 吟。” 宋 陸游 《上二府乞?qū)m祠啟》:“優(yōu)游食足,敢陳 楚 些之窮;衰疾土思,但抱 越 吟之苦?!?明 姚潛 《過(guò)舊縣再和南平韻》:“惟我耽 吳 酒,何人不 越 吟?” 魯迅 《無(wú)題》詩(shī):“下土惟 秦 醉,中流輟 越 吟?!?/p>
陸游名句,臥病累日羸甚偶復(fù)小健戲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蹀躞嬌黃不受鞿,東風(fēng)暗與色香歸作者:蘇軾作品:次韻趙德麟雪中惜梅且餉柑酒三首
- 露涼頓覺羅衾薄。
- 天公信難料,氣候隨手轉(zhuǎn)作者:方岳作品:感風(fēng)謝客
- 懶身厭依隨,靜若超羈馭作者:劉子翚作品:云巖竹源二禪俱與招客三月二十一日遂飯于竹
- 鬢入新年白,顏無(wú)舊日丹。作者:李商隱作品:大鹵平后移家到永樂縣居,書懷十韻
- 秋風(fēng)正搖落,孤雁又南飛
- 清快夸鉤心,節(jié)括號(hào)釵股作者:趙孟堅(jiān)作品:贈(zèng)筆工吳升
- 煮茗然楓枿,泥墻札祖碑。
- 墜裀委壤各有命,肯學(xué)凍士鳴不平作者:劉克莊作品:水心先生為趙振文作馬塍歌次韻
- 又豈知、虛度重陽(yáng),浪闊渺無(wú)歸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