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強至《送張龍圖赴益州》:
天子首除全蜀尹,近班親問治才長。
輔臣皆曰明公可,出守當令遠俗康。
擁節(jié)兩川曾不擾,剖符千里定為良。
圖書溢目延丹禁,印綬垂腰制一方。
紫誥忽來雙雨露,錦城重去五星霜。
望塵騎走兒童竹,夾道壺傾父老漿。
坐嘯樓臺萬山碧,行春車馬百花香。
西南每往臨藩屏,前后多歸入廟堂。
那比小侯論歲月,即陪元宰燮陰陽。
無勞青史夸京兆,今代成都有趙張。
注釋參考
無勞
(1).不要勞累;不用勞煩。《莊子·在宥》:“必靜必清,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儀禮·聘禮》“辯復(fù)命如聘” 漢 鄭玄 注:“自陳幣至於上介,以公賜告無勞。” 賈公彥 疏:“無勞者,勞主君出命,今君薨,不可代君出命,故知無勞也?!?/p>
(2).猶無須,不煩。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正緯》:“故 河 不出圖, 夫子 有嘆,如或可造,無勞喟然?!薄侗笔贰べR若弼傳》:“ 叔寳 惶懼流汗,股慄再拜。 弼 謂曰:‘……無勞恐懼?!?唐 杜甫 《章梓州橘亭餞成都竇少尹》詩:“預(yù)傳籍籍新京尹,青史無勞數(shù) 趙 張 ?!敝袊焚Y料叢刊《辛亥革命·歐報對于中國革命之輿論》:“此其中利害, 中國 人宜自審度,無勞外人代計?!?/p>
(3).沒有勞績?!稇?zhàn)國策·趙策四》:“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
青史
青史 (qīngshǐ) 古時用竹簡記事,所以后人稱史籍為青史 annals of history 青史留名 永垂青史京兆
京兆 (jīngzhào) capital 指京師所在地區(qū) 京師有京兆獄。——清· 方苞《獄中雜記》 指管理京師地區(qū)的衙門。 京兆五城即不敢專決?!濉?方苞《獄中雜記》 指京兆尹,即京師的地方長官 韓愈吏部權(quán)京兆?!巍?胡仔《苕溪漁隱叢話》今代
現(xiàn)代,今世。 唐 杜甫 《投贈哥舒開府翰》詩:“今代麒麟閣,何人第一功?” 宋 李覯 《袁州州學(xué)記》:“今代遭圣神,爾袁得圣君?!?宋 洪邁 《容齋三筆·監(jiān)司待巡檢》:“觀此,則是使者與巡檢同驛而處,同席而食,至於步行送之登舟,今代未之見也?!?/p>
成都
成都 (Chéngdū) 中國四川省省會和西南地區(qū)經(jīng)濟、文化、交通中心之一。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成都平原中心。面積3861平方公里。人口401萬(1982) Chengdu趙張
(1). 漢 趙廣漢 與 張敞 的并稱。二人都曾任京兆尹,治績卓異。《漢書·趙尹韓張兩王傳贊》:“自 孝武 置左馮翊、右扶風、京兆尹,而吏民為之語曰:‘前有 趙 張 ,后有三 王 。’” 唐 岑參 《尹相公京兆府中棠樹降甘露》詩:“卻笑 趙 張 輩,徒稱今古稀。” 宋 陳傅良 《送謝希孟歸黃巖》詩之二:“簿書積丘山, 趙 張 眼愈明。”
(2). 后漢 張讓 與 趙忠 的并稱。 唐 李冗 《獨異志》卷下:“ 東漢 宦者 張讓 、 趙忠 持國權(quán),引用屠沽人登清貴。 靈帝 語左右曰:‘ 張常侍 是我父, 趙常侍 是我母?!首湟詼?漢 者, 趙 張 是也?!?/p>
(3). 宋 相 趙鼎 和 張浚 的并稱。 宋 楊萬里 《初入淮河四絕句》之二:“ 劉 岳 張 韓 宣國威, 趙 張 二相策皇基。” 明 楊慎 《磨衲集》:“《磨衲集》, 王庭秀 作于 紹興 壬子,考其論議……詆 趙 張 二相尤力。”
強至名句,送張龍圖赴益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