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文同《邛州俯聽三省堂》:
將欲言治人,必先由正身。
身正人自治,此化行如神。
總總?cè)菏?,論說(shuō)尤諄諄。
后賢守為法,不敢忘逡巡。
有欲著其跡,更假他物神。
或取幾杖明,或用盤盂陳。
或則銘于座,或則書于紳。
此皆貪道者,欲己日夕親。
涵泳既滋久,盛德光璘璘。
魯侯相門子,佩義而服仁。
來(lái)乘別駕輿,齒發(fā)何青春。
開口議政事,條件皆有倫。
春露與秋霜,畏愛其吏民。
尚懼有片缺,不使其質(zhì)純。
乃于廳事側(cè),開軒承甲寅。
題曰三省堂,大構(gòu)高榜新。
地古物象野,水竹清衣巾。
公暇每居此,寂嘿如隱淪。
冥心以自觀,外揣復(fù)內(nèi)循。
一有所不逮,補(bǔ)綻無(wú)纖塵。
既已自作詩(shī),文理相彬彬。
宛轉(zhuǎn)示明戒,欲使風(fēng)俗淳。
愚重侯所存,再拜無(wú)辭頻。
待己固如此,賢哉君子鄰。
常愿此基構(gòu),永不罹荊榛。
有壞則請(qǐng)修,使之名不泯。
注釋參考
涵泳
(1).潛游。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撰征賦》:“羨輕魵之涵泳,觀翔鷗之落啄?!?/p>
(2).浸潤(rùn);沉浸。 唐 韓愈 《禘祫議》:“臣生遭圣明,涵泳恩澤?!?明 宋濂 《送劉永泰還江西序》:“今幸遭逢有道之朝,登崇俊良,凡有血?dú)庹吣缓靖栉栌谏窕小!?清 譚嗣同 《<仁學(xué)>自序》:“吾自少至壯,遍遭綱倫之厄,涵泳其苦,殆非生人所能任受?!?/p>
(3).深入領(lǐng)會(huì)。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三:“正 淵明 詩(shī)意,詩(shī)字少意多,尤可涵泳?!?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一:“ 西京 以還至六朝及 韓 柳 ,便須銓擇佳者,熟讀涵泳之,令其漸漬汪洋?!?清 王夫之 《夕堂永日緒論外編》二九:“熟繹上下文,涵泳以求其立言之指,則差別畢見矣?!?/p>
滋久
(1).愈久?!肚f子·徐無(wú)鬼》:“不亦去人滋久,思人滋深乎?” 宋 蘇軾 《賜李乾德制敕書》:“卿守藩滋久,事上益虔?!?/p>
(2).漸久;長(zhǎng)久?!段簳ぢ蓺v志上》:“歲月滋久,而 崇 及 勝 前后併喪?!?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憲圣不妒忌之行》:“ 德妃 吳氏 ,服勞滋久,外廷之議,謂其宜主中饋?!?清 厲鶚 《東城雜記·葉居仲》:“惜乎歷年滋久,故散佚不傳者多。”
盛德
盛德 (shèngdé) 崇高的品德 sublime virtue 君子盛德 深厚的恩德 deep kindness 足感盛德璘璘
明亮閃爍貌。 宋 歐陽(yáng)修 《送劉太尉從廣赴襄陽(yáng)》詩(shī):“磊落金盤爛璘璘,槎頭縮項(xiàng)昔所聞?!?楊沫 《和聶華苓重逢的日子》:“湖面上璘璘點(diǎn)點(diǎn)的波光,恰像是這灰色錦緞上的淺淺花紋?!?/p>
文同名句,邛州俯聽三省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烈焰浣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