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慧遠(yuǎn)《禪人寫師真請贊》:
大地一渾身,虛空絕四鄰。
不識柏樹子,喚作麻三斤。
好時十分瀟灑,惡時一味藞苴。
等閑牽犁上佛殿,乘興缽盂裹走馬。
平地撒屎撒尿,知佗是真是假。
禪人描貌邈將來,大蟲頭上火把。
注釋參考
不識
(1).不知道,不認(rèn)識?!对姟ご笱拧せ室印罚骸安蛔R不知,順帝之則?!?鄭玄 箋:“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韓愈 《閔己賦》:“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魯迅 《<集外集>序言》:“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識羞?!?/p>
(2).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指誤殺。《周禮·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識。” 鄭玄 注:“識,審也。不審,若今仇讎當(dāng)報甲,見乙,誠以為甲而殺之者?!?/p>
樹子
(1).古代諸侯立為世子的嫡子?!豆騻鳌べ夜辍罚骸盁o易樹子,無以妾為妻?!?何休 注:“無易本正當(dāng)立之子?!薄斗Y梁傳·僖公九年》:“毋易樹子?!?范寧 注:“樹子,嫡子?!?清 梁章鉅 《稱謂錄·子》:“諸侯之嫡子,天子命為之嗣者,曰樹子。”
(2).即樹?!稌x書·孫綽傳》:“﹝ 綽 ﹞所居齋前種一株松,恒自守護(hù),鄰人謂之曰:‘樹子非不楚楚可憐,但恐永無棟梁日耳。’” 宋 楊萬里 《題韓亭韓木》詩之二:“亭前樹子關(guān)何事,也得天公賜姓 韓 ?!?/p>
喚作
叫做,稱做。 唐 寒山 《詩》之二二四:“將他《儒行》篇,喚作賊盜律?!?宋 楊萬里 《聽雨》詩:“昨夜茅檐疏雨作,夢中喚作打篷聲?!?茅盾 《子夜》一:“過了北 河南路 口的上??偵虝晕鞯囊欢危酌麊咀鳌?鐵馬路 ’,是行駛內(nèi)河的小火輪的匯集處?!?/p>
釋慧遠(yuǎn)名句,禪人寫師真請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