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未讀河沙偈,偃仰明窗手自披
出自宋代蘇轍《寓居二首其一東亭》:
十口南遷粗有歸,一軒臨路閱奔馳。
市人不慣頻回首,坐客相諳便解頤。
慚愧天涯善知識,增添城外小茅茨。
華嚴未讀河沙偈,偃仰明窗手自披。
注釋參考
華嚴
(1).《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簡稱。有三種譯本。 宋 陳師道 《謝寇十一惠端硯》詩:“敢書細字注魚蟲,要傳《華嚴》八千偈?!?/p>
(2).佛教語。天臺宗所說“五時”教之一。指 釋迦牟尼 成道之初在菩提樹下所說的大乘無上法門。因其高深,解悟者少。 清 龔自珍 《<妙法蓮華經>四十二問》:“ 隋 以來判教諸師,皆曰‘華嚴’日出時,‘法華’日中時,‘涅槃’日入時?!?/p>
(3).指華嚴宗所說的大乘境界。 康有為 《與菽園論詩兼寄任公孺博曼宣》詩之二:“華嚴帝網重重現,廣樂鈞天竊竊聽?!?/p>
河沙
恒河 沙數。佛教以為佛世界如 恒河 沙數,多至不可勝數。見《金剛經·一體同觀分》。 唐 黃滔 《丈六金身碑》:“謂之為有,則河沙、芥子之説,虛誕難測;謂之為無,則應現感通之事,尋常立驗?!焙笥靡孕稳輸盗慷嗟脽o法計算。 宋 劉克莊 《賀新郎·戊戌壽張守》詞:“福壽比、河沙難算。” 明 無名氏 《四賢記·社會》:“你身登九峯,河沙壽永,指示禪機,檀那躍踴?!?/p>
偃仰
偃仰 (yǎnyǎng) 俯仰。比喻隨世俗沉浮或進退 a bending or lifting of the head 或棲遲偃仰,或王事鞅掌。——《詩·小雅·北山》 與時遷徙,與世偃仰。——《荀子·非相》 偃仰嘯歌,冥然兀坐(嘯歌:長嘯或吟唱)?!鳌?歸有光《項脊軒志》 偃仰僵仆。——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蘇轍名句,寓居二首其一東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