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長江延綿曲折長達萬里,分作九條支流就如同九條巨龍盤踞。
江水四溢,泛濫于中國,波濤洶涌迅疾奔流。
六代的帝王沉寂淪亡之后,三吳已沒有了昔日之盛,無足稱賞。
我朝圣明之君統(tǒng)一天下,垂拱之治之后天下太平。
如今任公子已無需垂釣了,因為江海中已無巨魚。
注釋
派:河的支流。長江從廬江、潯陽開始分作九支。盤:盤踞。
橫潰:泛濫?;恚捍蜷_。中國:中南地區(qū)。
崔嵬:山巒高聳的樣子。
迅湍:飛奔而下的激流。
六帝:即六朝,指以金陵為都的六個朝代的君主,吳、東晉、宋、齊、梁、陳。
三吳:史稱古吳地后分為三,即吳興、吳郡、會稽。這兩句合起來是說自從六朝之后,長江以東的吳地就日漸分裂,遠不如從前那么興盛了。
我君:指當(dāng)朝皇帝唐玄宗?;欤夯旌?,統(tǒng)一。
區(qū)宇:全國的范圍。
垂拱:垂衣拱手,無為而治。指天下太平的景象。
眾流安:各條江河均平安,借指國泰民安,政治穩(wěn)定。
任公子:《莊子·外物篇》中一個傳說人物。他在長江中下游廣大的地區(qū)用很大的釣鉤和極多的食餌釣起一只巨大的魚,可供許多人一起享用。這里用任公子比喻有大作為和才能的人。
滄浪:據(jù)《孟子》,有隱者唱《滄浪歌》以表明隱居之志,后人用滄浪指代隱居垂釣之地。
金陵望漢江問答
問:《金陵望漢江》的作者是誰?
答:金陵望漢江的作者是李白
問:金陵望漢江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金陵望漢江是唐代的作品
問:金陵望漢江是什么體裁?
答:五古
問:漢江回萬里,派作九龍盤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漢江回萬里,派作九龍盤 出自 唐代李白的《金陵望漢江》
問:漢江回萬里,派作九龍盤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漢江回萬里,派作九龍盤 的下一句是 橫潰豁中國,崔嵬飛迅湍。
問:出自李白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白名句大全
金陵望漢江賞析
這首詩以金陵為中心,寫眺望長江遠去的感想。全詩情景合一,寓比興之意于寫景之中。詩的前兩句“漢水回萬里,派作九龍盤。橫潰豁中國,崔嵬飛迅湍。”都寫出了長江下游萬流橫潰,直下東海,水勢浩瀚,氣勢博大的特點,寫出了遠去的長江氣勢浩大,切中題旨,鋪墊出一派雄壯氣象。接著用江水泛濫造成的巨大影響和損失來寫近古的國運不興,為歌頌當(dāng)下盛世蓄好氣勢。但詩的后四句“我君混區(qū)宇,垂拱眾流安。今日任公子,滄浪罷釣竿?!辈⒉皇菃渭兌鵁崃业馗桧炇⑹?,在一派祥和安寧之中,也透露出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淡淡悲哀。詩的感情深沉而表達穩(wěn)妥,比喻以江水壯闊的氣勢與盛唐的國力相對應(yīng),貼切得體,從而自然又蘊含豐富地表達出盛世才子的惆悵。
在此詩中李白已對萬里長江的風(fēng)光作了一個全面的描繪:上游之秀麗,三峽之急險,中游之宏闊,下游之浩瀚,都有極生動之描寫,可以說李白用他的生花妙筆,為讀者繪制了一幅極其宏偉的萬里長江風(fēng)光圖卷。這是其它任何詩人所作不到的。而其他詩人,由于局于經(jīng)歷所限,對長江的描繪也只能是一時一處、一鱗一爪的個別描寫,雖然他們可能寫得很精彩,而不可能對萬里長江繪出全圖。即使是有人像李白那樣有游萬里長江的經(jīng)歷,但也未必像李白對長江那樣的鐘情,或雖鐘情而不善于詩。
李白漫游揚州時賦《秋日登揚州西靈塔》,稱譽像教有“照迷方”之效。而《金陵望漢江》更值得關(guān)注,嘲笑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割據(jù)者依恃金陵鐘山之險而稱帝終歸復(fù)亡的歷史命運,同時盛贊李唐一統(tǒng)天下之偉績。
- 永城使風(fēng)長風(fēng)起秋色,細(xì)雨含落暉。夕鳥向林去,晚帆相逐飛。蟲聲出亂草,水氣薄行衣。一別故鄉(xiāng)道,悠悠今始?xì)w。
- 瑤臺第一層西母池邊宴罷,贈南枝、步玉霄。緒風(fēng)和扇,冰華發(fā)秀,雪質(zhì)孤高。漢陂呈練影,問是誰、獨立江皋。便凝望、壺中珪璧,天下瓊瑤。清標(biāo)。曾陪勝賞,坐望愁、解使塵消。況雙成與乳丹點染,都付香梢。壽妝酥冷,郢韻佩舉,麝卷云綃。樂逍遙。鳳凰臺畔,取次憶吹簫。
- 次韻和并州錢大夫夕次豐州道中見寄漢將從天下,胡兵值月殘。孤煙戍樓逈,密雪戰(zhàn)袍干。向暮三吹角,臨風(fēng)一據(jù)鞍。邊城賴經(jīng)略,重取地圖看。
- 北師駐皋亭山錢塘江上雨初乾,風(fēng)入端門陣陣酸。萬馬亂嘶臨警蹕,三官垂淚濕鈴鸞。童兒空想追徐福,癘鬼終朝滅賀蘭??嘧h和親休練卒,嬋娟剩遣嫁呼韓。
- 太淑人葉氏挽詞婦職躬蘋澗,芳華誓柏舟。壺彜全肅睦,梵行極清修。貝葉開空性,神篦豁病眸。飄然指歸路,凈觀日西流。
- 與將樂令會飲揖仙亭灘流斗落惟璠玙,雕欄照水光如濡。層巒疊巘爭蟠紆,翠巖百尺蹲于菟。何年巨人出歸墟,揭竿合負(fù)神鰲趨。飄流人間峙蓬壺,至今猶為仙圣居。飛軿往來誰與俱,下有馴雉隨雙鳧。英風(fēng)爽氣凌清虛,楣間新詩露珊瑚。顧余老懶與世疏,欲往勾漏嗟無徒。會須策轡追云車,無使吃口嗤癯儒。
- 懷金陵三首此君堂后青蒼玉,別后何曾寄一聲。想見秦淮月堂下,西風(fēng)吹浪拍堤平。
- 游普向十首處士前身自水仙,天教清句紀(jì)山川。即今秋菊寒泉意,雙鶴飛來若個邊。
- 至后再見大雪楊尚書約登天開圖畫閣分得平字天公閔亦子,踴為營杯羹。寸白未云厭,賜以一尺平。微陽動黃宮,萬寶隨孳萌?;妊h屏,癘鬼亦就烹。東鄰文昌伯,志氣為我傾。攜朋樂時豐,舉酒澆空明。忻忻各有適,耿耿未忘情。不知宇宙內(nèi),肯爾同陰晴。前時聞帝輦,隨雪登山亭。亭高一流盻,淮楚接神京。
- 【大石調(diào)】青杏子_元宵明月鏡元宵明月鏡無瑕,三五夜人物喧嘩,水晶臺榭燒銀蠟。笙歌杳杳,金珠簇簇,燈火家家?!剧邸棵挠巡骄┤A,看天涯往來車馬,對景傷情訴說別離話。一番提起,數(shù)年往事,幾度嗟呀。【好觀音】見一簇神仙香風(fēng)颯,春娥舞絳燭籠紗。一個多俊多嬌好似他,堪描畫,笑吟吟重把金釵插?!剧邸啃兄燎衷砌椃逑?,卻原來正是俺那嬌娃。怕不待根前動問咱?人奸詐,拘鈐得無半點兒風(fēng)流暇?!疚病縿偟懒藗€安置都別無話,意遲遲手捻梅花,比夢中只爭在月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