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diào)歌頭(十之三)
存無守有,中間無念以為常。
把定玄關(guān)一竅,視聽盡收歸里,坎兌互堤防。
寤寐神依抱,形氣兩相忘。
圓陀陀,光爍爍,貌堂堂。
分明真我,罔象里全彰。
此即非空非色,自是本來面目,陰鼎煉元陽。
出世真如佛,馀二莫思量。
水調(diào)歌頭(十之三)問答
問:《水調(diào)歌頭(十之三)》的作者是誰?
答:水調(diào)歌頭(十之三)的作者是夏元鼎
問:水調(diào)歌頭(十之三)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水調(diào)歌頭(十之三)是宋代的作品
問:水調(diào)歌頭(十之三)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耳目身之寶,固塞勿飛揚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耳目身之寶,固塞勿飛揚 出自 宋代夏元鼎的《水調(diào)歌頭(十之三)》
問:耳目身之寶,固塞勿飛揚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耳目身之寶,固塞勿飛揚 的下一句是 存無守有,中間無念以為常。
問:出自夏元鼎的名句有哪些?
答:夏元鼎名句大全
- 遞呈余干郭主簿子敬佛來非墮有,仙去豈超無。寧可死歸潔,莫教生合污。出余純白在,入與太清俱。百世下回首,高風(fēng)立懦夫。
- 望蓬萊 醴泉覓錢醴泉好,偏愛養(yǎng)貧兒。為破殫虛華□業(yè),余從捉住傻猿兒。無女又無兒。街兩面,愿助小錢兒。同共買成金麥飯,三時喂飽鐵牛兒。耕種老嬰
- 池上與師伯渾飲酒承平玉燭四時和,處處惟聞?chuàng)羧栏?。富國不須搜粟尉,勸民?dāng)應(yīng)力田科。使君身似社樗老,故里賢如喬木多。今日群原誠可作,吾誰歸者有東坡。
- 南歌子喜甚,因賦是詞云我入三摩地,人疑小有天。君王送老白云邊。不用丹青圖畫、上凌煙。喜攬澄清轡,能同載酒船。相逢忽謾別經(jīng)年。好是兩身強健、在尊前。
- 偈圣賢不分,古今惟一??芍^火就燥,水流濕,鑒井而飲,耕田而食。東村王老去不歸,紛紛黃葉空狼藉。
- 秋日徙倚門外久之舍前煙水似瀟湘,白首歸來愛故鄉(xiāng)。五畝山園郁桑柘,數(shù)椽茅屋映菰蔣。翻翻小繖船歸郭,渺渺長歌月滿塘。卻掩柴荊了無事,篆盤重點已殘香。
- 探春豳郊寒重勒春遲,消息如今尚未知。只是垂楊最先得,每朝來覓向東枝。
- 四十一歲歲莫日歌小兒不知老人意,賀我明年四十二。人生三十百事衰,四十已過良可知。少年讀書不曉事,坐談王霸了不疑。脂車秣馬試長道,一日百里先自期。不知中途有陷阱,山高日莫多棘茨。長裾大袖足鉤挽,卻行欲返筋力疲。蝮蛇當(dāng)前猛虎后,脫身且免充朝饑。歸來掩卷淚如雨,平生讀書空自誤。山中故人一長笑,布衣脫粟何所苦。古人知非不嫌晚,朝來聞道行當(dāng)返。四十一歲不可言,四十二歲聊自還。
- 竹溪再和余亦再作誰能遁而無悶,吾非惡此欲逃。林下寂寂人少,花間累累塚高。
- 次王伯奮通判韻三槐交蔭盛京華,八座摛文富五車。玉樹合教依故國,霜蕤何事到山家。幸經(jīng)泥軾新題品,全勝云輧昔誕夸。絕唱強酬書字大,固應(yīng)傳笑眼昏花。
- 峨冠本愿致唐虞,白首那知墮腐儒。——— 陸游初冬有感
- 欒公當(dāng)日社,邵父至今歌——— 司馬光文太師挽歌三首
- 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災(zāi)必逮夫身。——— 曾子大學(xué)·第十一章
- 相逢莫驚白首,更明時、幾世似于今——— 王惲木蘭花慢 和國范郎中見贈嚴(yán)韻
- 筍輿咿軋水云間,慚愧忙身得暫閑——— 陸游天竺曉行
- 銀漏迢迢夜未晨光,管弦聲里綺羅春——— 真山民吳王夜宴圖
- 開綺燕,紅蕖別館,綠槐高屋。——— 石孝友滿江紅
- 聽啼烏,立河橋,話未了——— 吳文英夜游宮·人去西樓雁杳
- 這眉頭、強展依前鎖——— 楊無咎玉抱肚
- 委質(zhì)承仙翰,祗命遄遙策。——— 李嶠奉教追赴九成宮途中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