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赤石進帆海詩
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
陰霞屢興沒。
周覽倦瀛壖。
況乃陵窮發(fā)。
川后時安流。
天吳靜不發(fā)。
揚帆采石華。
掛席拾海月。
溟漲無端倪。
虛舟有超越。
仲連輕齊組。
子牟眷魏闕。
矜名道不足。
適己物可忽。
請附任公言。
終然謝天伐。
翻譯和注釋
譯文
初夏仍然清爽暖和,小草也沒有停止生長,仍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水上的舟船將晨暮連成一體分不清早晚,陰云和彩霞多次變換,時而陰云密布,時而彩霞滿天。
遍觀海邊岸上的景物已覺得厭倦,何況是漂游游覽。
波神使河流安靜的流淌,水伯也不掀起波濤。
張帆行舟去采石華,揚帆起航去撿海月。
大海無邊無際,沒有載物的空船超然漂行。
魯仲連輕視齊國的封賞,公子牟留戀王室的高官厚祿。
崇尚功是有愧于道的,適己所安,物欲是可以擺脫的。
將聽從任公之言,棄功名利祿以全吾生。
注釋
赤石:在永嘉郡南永寧(今浙江永嘉)與安固(今浙江瑞安)二縣中路之東南,去郡約有數(shù)十里,東瀕今日的溫州灣。帆海,注家常以為地名,其實可商,據(jù)宋鄭緝之《永嘉郡記》,“帆游山,地昔為海,多過舟,故山以帆名”,在安固縣北。靈運所謂帆海之地,當在此山一帶。但鄭記并未說有帆海地名,因此帆海二詞當是動賓結(jié)構(gòu),題意似為游覽赤石,進而揚帆海上。詩的重點在帆海,游赤石只是引子。
首夏:初夏。
猶:仍然。
清和:清爽和暖。張平子《歸田賦》有“仲春令月,時和氣清”句,即本此而作。
亦未歇:也沒有停止生長,仍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水宿(sù):生活在水中,即住宿舟船之上。
淹晨暮:將晨暮連成一體,分不清早晚。
陰霞:陰云和彩霞。
屢興沒:多次變換,即或雨或晴,時而陰云密布,時而彩霞滿天?!逗訄D》:“昆侖山有五色水,赤水之氣,上蒸為霞,陰而赫然?!?br />周覽:遍觀,即全都游覽過了。
倦瀛蠕(yíng rú):對海邊岸上的景物已覺得厭倦。傳說九州之外有大瀛海包圍,故東海也可泛稱為瀛。
況乃:何況是。
陵:凌駕,漂游。
川后:波神。曹植《洛神賦》:“川后靜波?!?br />天吳:水伯。《山海經(jīng)》:“朝陽之谷神日天吳,是水伯也?!?br />不發(fā):不動作,不激蕩,不掀起波濤?!冻o·九歌·湘君》:“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無波,使江水兮安流?!?br />揚帆、掛席:都是張帆行舟的意思。
石華、海月:兩種可食用的海味水產(chǎn)?!杜R海水土物志》:“石華附石,肉可啖?!庇郑骸昂T麓笕珑R,白色正圓。”
溟(míng)漲:泛指海洋?!肚f子》有“北溟”“南溟”之稱,李弘范注曰:“廣大窕冥,故以溟為名。”謝承后《漢書》注曰:“陳茂常度漲海。”是漲亦可指海。
無端倪(ní):無頭無尾,無邊無際。
虛舟:沒有載物的空船。
超越:超然漂行。
仲連輕齊組:魯仲連輕視齊國的封賞?!妒酚洝斨龠B傳》載:齊田單攻燕聊城不下,魯仲連乃用計迫使燕將自殺,于是聊城被破。齊君想封賞魯仲連,而他不要封賞,逃隱于海上。組,系冠帽或印章的絲帶,借指官爵。
子牟眷(juàn)魏闕(quē):公子牟留戀王室的高官厚祿。《呂氏春秋》載中山公子牟謂詹子日:“身在江海之上,心居魏闕之下,奈何?”這里借用來諷刺假隱士。魏闕,富門外懸法之處,代指政界官場。
矜名:崇尚空名。
道不足:不足道,不值得稱道。
適己:順從自己的本性。
物可忽:萬事萬物(所有的功名利祿)都可以忘記。
附:依附,遵從。
任公言:指任公教導(dǎo)孔子的一段話,見《莊子·山木》篇,大意是直木先遭伐,甘泉先被喝,人太聰明、太惹眼,也容易首先遭到不測??鬃诱J為有理,就逃到大澤之中隱居起來。
終然:自然老死,全命而終。
謝:辭去,避免。
天伐:與“終然”相對,指人為因素或外力影響而致?lián)p毀夭折。
游赤石進帆海詩問答
問:《游赤石進帆海詩》的作者是誰?
答:游赤石進帆海詩的作者是謝靈運
問:游赤石進帆海詩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游赤石進帆海詩是南北朝的作品
問:首夏猶清和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首夏猶清和 出自 南北朝謝靈運的《游赤石進帆海詩》
問:首夏猶清和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首夏猶清和 的下一句是 芳草亦未歇。
問:出自謝靈運的名句有哪些?
答:謝靈運名句大全
游赤石進帆海詩賞析
南亭之游后,謝靈運開始了他在永嘉境內(nèi)的探奇搜勝。一方面山水并不能真正撫平他心中的幽憤;然而另一方面,山水又使他獲得宣泄而趨于暫時的平衡。景平元年(423)初夏,作者由山入海,即景思昔,為表達自己全身保真的意愿,創(chuàng)作了這首詩。
- 賀王實之得第二子臞翁活計未全迂,老驥新生汗血駒。攀桂肯輸郎罷否,分梨還讓阿兄無。應(yīng)陳俎豆為嬉戲,想見詩書補抹涂。報與廚人多釀酒,王家例合有三珠。
- 鷲峰院望窮山下疑無路,行入壺中別有天?;浯簬r朝帶雨,月涵秋谷夜聞泉。
- 減字木蘭花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因戲作舉頭無語。家在月明生處住。擬上摩圍。最上峰頭試望之。偏憐絡(luò)秀。苦淡同甘誰更有。想見牽衣。月到愁邊總不知。
- 用老謝丈立春韻贈周文顯蕃與文顯以癸巳歲是時序飛騰不貸人,相從還此賦迎春。只言世態(tài)有涼燠,須信吾曹無故新。長句能同李白好,為儒未許賈山醇。兩郎玉立仍難弟,誰道先生解久貧。
- 獨酌憶微之 時對所贈盞。獨酌花前醉憶君,與君春別又逢春。惆悵銀杯來處重,不曾盛酒勸閑人。
- 花心動(雙調(diào))簾卷青樓,東風(fēng)暖,楊花亂飄晴晝。蘭袂褪香,羅帳褰紅,繡花旋移相就。海棠花謝春融暖,偎人恁、嬌波頻溜。象花穩(wěn),鴛衾謾展,浪翻紅縐。一夜情濃似酒。香汗?jié)n鮫綃,幾番微透。鸞困鳳慵,婭姹雙眉,畫也畫應(yīng)難就。問伊可煞□人厚。梅萼露、胭脂檀口。從此后、纖腰為郎花瘦。
- 放言十首弄水清江曲,采薇南山隅。當吾無事時,此豈不我娛。喬木好鳥音,天風(fēng)韻虛徐。遐心游四海,萬里不須臾?;厥坠乓鹿?,荊樊老丘墟。欲付此中意,歸翻蟲蠹書。短生憂不足,此道樂有余。
- 懷龔山人圣予西北有杰閣,岧峣切云天。綺窗通四望,綽約流蘇懸。中有絕代人,端居方盛年。被服既殊眾,容采亦鮮妍?,幋仓脤毶?,玉軫朱絲弦。有時揚妙指,泠泠宮商傳。曲終恣仰頫,托契軒農(nóng)先。靡曼諧里耳,大雅誰能憐。我欲往從者,淮海生寒煙。
- 詩一首楚之襄王問宋玉,玉時對以郢中歌,歌為白雪陽春曲。始唱千人和,再唱百人逐。至此和者才數(shù)人,乃知高調(diào)難隨俗。
- 題廣度院羲和均四時,曜靈有急節(jié)。沈迷簿領(lǐng)書,坐嘆春事歇。及茲新雨收,西郊軔初發(fā)。蒼頑山氣嘉,奔悍溪流活。風(fēng)驚麥翻浪,水凈秧抽發(fā)。漸窮蕭寺幽,頓使煩襟豁。蜂喧釀蜜翅,鳥落啼林血。高僧日無事,種術(shù)畦畝闊。綠苗已紓紓,紫花行復(fù)結(jié)。吾欲訪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