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月光由宮門移到樹梢,媚眼只看那宿鷺的窩巢。
在燈影旁拔下頭上玉釵,挑開燈焰救出撲火飛蛾。
注釋
內(nèi)人:指宮女。因皇宮又稱大內(nèi),故宮女稱內(nèi)人。
禁門:宮門。
宿鷺:指雙棲之鴛鴦。
紅焰:指燈芯。
贈內(nèi)人問答
問:《贈內(nèi)人》的作者是誰?
答:贈內(nèi)人的作者是張祜
問:贈內(nèi)人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贈內(nèi)人是唐代的作品
問:贈內(nèi)人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禁門宮樹月痕過,媚眼惟看宿鷺窠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禁門宮樹月痕過,媚眼惟看宿鷺窠 出自 唐代張祜的《贈內(nèi)人》
問:禁門宮樹月痕過,媚眼惟看宿鷺窠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禁門宮樹月痕過,媚眼惟看宿鷺窠 的下一句是 斜拔玉釵燈影畔,剔開紅焰救飛蛾。
問:出自張祜的名句有哪些?
答:張祜名句大全
贈內(nèi)人賞析
唐代選入宮中宜春院的歌舞妓稱“內(nèi)人”。她們一入深宮內(nèi)院,就與外界隔絕,被剝奪了自由和人生幸福。這首詩題為“贈內(nèi)人”,其實并不可能真向她們投贈詩篇,不過借此題目來馳騁詩人的遐想和遙念而已。這是一首宮怨詩,但詩人匠心獨運,不落窠臼,既不正面描寫她們的凄涼寂寞的生活,也不直接道出她們的愁腸萬轉(zhuǎn)的怨情,只從她們中間一個人在月下、燈畔的兩個頗為微妙的動作,折射出她的遭遇、處境和心情。
詩的首句“禁門宮樹月痕過”,乍看是一個平平常常的寫景句子,而詩人在用字遣詞上卻是費了一番斟酌的。“禁門宮樹”,點明地點,但門而曰“禁門”,樹而曰“宮樹”,就烘托出了宮禁森嚴、重門深閉的環(huán)境氣氛?!霸潞圻^”,點明時間,但月而曰“月痕”,就給人以暗淡朦朧之感,而接以一個“過”字,更有深意存乎其間,既暗示即將出場的月下之人在百無聊賴之中佇立凝望已久,又從光陰的流逝中暗示此人青春的虛度。
第二句“媚眼惟看宿鷺窠”,緊承上句所寫的禁門邊月過樹梢之景,引出了地面上仰首望景之人。“媚眼”兩字,說明望景之人是一位女性,而且是一位美貌的少女,《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碩人》就曾以“美目盼兮”四個字傳神地點出了莊姜之美。但可憐這位美貌的少女,空有明媚的雙目,卻看不到禁門外的世界。此刻在月光掩映下,她正在看宿鷺的窠巢,不僅是看,而且是“惟看”。這是因為,在如同牢獄的宮禁中,環(huán)境單調(diào)得實在沒有東西可看,她無可奈何地惟有把目光投向那高高在宮樹之上的鷺窠;也可能因為,周圍可看的景物雖多,而惟有樹梢的鷺窠富有生活氣息,所以吸引住了她的視線。這里,詩人沒有進一步揭示她在“惟看宿鷺窠”時的內(nèi)心活動,這是留待讀者去想象的。不妨假設(shè),此時月過宮樹,飛鳥早已投林,她在凝望鷺窠時會想:飛鳥還有歸宿,還有“家庭”,它們還可以飛出禁門,在廣大的天地中游翔,而自己不知何時才能飛出牢籠,重回人間。一雙媚眼所注,是充滿了對自由的渴望,對幸福的憧憬的。
詩的下半首又變換了一個場景,把鏡頭從戶外轉(zhuǎn)向戶內(nèi),從宮院的樹梢頭移到室內(nèi)的燈光下,現(xiàn)出了一個斜拔玉釵、撥救飛蛾的近景。前一句“斜拔玉釵燈影畔”,是用極其細膩的筆觸描畫出了詩中人的一個極其優(yōu)美的女性動作,顯示了這位少女的風(fēng)姿。后一句“剔開紅焰救飛蛾”,是說明“斜拔玉釵”的意向所在,顯示了這位少女的善良心愿。這里,詩人也沒有進一步揭示她的內(nèi)心活動,而讀者自會這樣設(shè)想:如果說她看到飛鳥歸巢會感傷自己還不如飛鳥,那么,當她看到飛蛾投火會感傷自己的命運好似飛蛾,而剔開紅焰,救出飛蛾,既是對飛蛾的一腔同情,也是出于自我哀憐。
這是一首造意深曲、耐人尋味的宮怨詩,在藝術(shù)構(gòu)思和表現(xiàn)手法上有其與眾不同的特色。
- 李伯成食甘豆粥和淵明詩分寄次韻八珍較半菽,豐悴岐兩端。志士傃所逢,心泰體亦安。李侯貧食粥,吾獨於此觀。灶婦不余顰,鄰券有后還。顏帖孰嗣之,范叔可勝寒。破碓砂瓶前,蘭佩雜本難。堂堂五字律,铓鍔凜莫干。不羨侏儒飽,寧追陋巷顏。挈瓶肯見分,特特扣荊關(guān)。讀詩良起予,投匕忘悲嘆。
- 遣興次韻和晁應(yīng)之四首西風(fēng)淅淅滿征衣,天畔危亭面翠微。云解映山常漠漠,葉知辭樹亦依依??囵圏S鵠猶謀食,無事輕鷗得遠飛。落日秋風(fēng)滿江漢,杖藜三嘆未能歸。
- 九月丁亥秋祀畢勞農(nóng)北郊蘇提干以疾不往心詩秋嘗事畢與賓游,神惠如臨不敢留。騎吹一川松露曉,踏歌千里稻云秋。豳公堂上兕觥薦,鄆使溪前經(jīng)律諏。盡日臨民看不足,歸從蘇子靜中求。
- 寄別江茂德赴麻城丞二首此行何處有淹留,新得中郎萬斛舟。會見馬群空冀野,還同鶴駕到揚州。鱸魚出網(wǎng)紅翻錦,江水浮山綠潑油。回首風(fēng)檣惜輕別,一聲鴻雁起滄州。
- 漁父詩四首泛宅浮家一葉間,長年綠水又青山。若為不使兼能賦,始信天公到此慳。
- 即事塈壁編茅養(yǎng)病翁,五更擁褐聽霜風(fēng)。老雞棲冷啼偏早,宿火灰深撥更紅。知我向來惟斷簡,會心終竟在孤篷。東歸已賣腰間劍,魯叟從今不諱窮。
- 金錢菊陰陽鑄出繞籬邊,露洗風(fēng)磨色燦然。未解濟貧行世上,且圖買笑向樽前。
- 經(jīng)林逋舊居二首修竹無多宅一區(qū),先生曾此隱西湖。詩言不喜書封禪,亦有余書補世無。
- 偈頌一百四十一首一不得收,二不得放。是則迦葉擎拳,非則阿難合掌,志公不是閑和尚。
- 減字木蘭花老而不止。三歲發(fā)蒙心已喜。樸略其風(fēng)。裴楷王戎簡要通?;枞缱砭啤P咭娍傹旍`且壽。笑殺常何??沼虚e言長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