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643-4
秋問答
問:《秋》的作者是誰?
答:秋的作者是李山甫
問:秋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秋是唐代的作品
問:秋是什么體裁?
答:七律
問:傍雨依風(fēng)冷漸勻,更憑青女事精神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傍雨依風(fēng)冷漸勻,更憑青女事精神 出自 唐代李山甫的《秋》
問:傍雨依風(fēng)冷漸勻,更憑青女事精神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傍雨依風(fēng)冷漸勻,更憑青女事精神 的下一句是 來時將得幾多雁,到處愁他無限人。
問:出自李山甫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山甫名句大全
- 越人以幕養(yǎng)花因游其下二首尚有殘紅已可悲,更憂回首只空枝。莫嗟身世渾無事,睡過春風(fēng)作惡時。
- 蘭南巖路最近,飯已時散策。香來知有蘭,遽求乃弗獲。生世本幽谷,豈愿為世娛。無心托階庭,當(dāng)門任君鋤。
- 哭魏兼遂古今俱此去,修短竟誰分。樽酒空如在,弦琴肯重聞。一門同逝水,萬事共浮云。舊館何人宅,空山遠(yuǎn)客墳。艱危貧且共,少小秀而文。獨行依窮巷,全身出亂軍。歲時長寂寞,煙月自氛氳。壟樹隨人古,山門對日曛。泛舟悲向子,留劍贈徐君。來去云陽路,傷心江水濆。
- 次韻朱喬年送山老住三峰二首已愛云山信腳行,撩人詩句更增情。直須吏部尋盟日,急遣雙魚一寄聲。
-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yīng)制鸚林花塔啟,鳳輦順時游。重九昭皇慶,大千揚帝休。耆闍妙法闡,王舍睿文流。至德覃無極,小臣歌詎酬。
- 景祐以后樂章六首肅肅閟宮,順時就事。要鬯聲香,如見于位。
- 偶成驕陽前日擬鎔金,積雨逢秋卻厭淫。本自乘除無德怨,枉勞嗔旱復(fù)嗔霖。
- 木蘭花慢并致賀禮向蒲江佳處,報新葺、小亭軒。有碧嶂青池,幽花瘦竹,白鷺蒼煙。年華再周甲子,對黃庭、心事只翛然。都占壺天歲月,便成行地神仙。十年。微祿縈牽。夢繞浙東船。更吾廬才喜,藩籬盡剖,門巷初全。何時歸來拜壽,盡團(tuán)欒、笑語玉尊前。吟寄疏梅驛外,思隨飛雁行邊。
- 仙鄉(xiāng)子瀟灑古音庭。獨坐*頤看道經(jīng)。玄覽灑除塵事冗,安寧。一洗機心耳目醒。恬淡冷清清。一炷名香滿院馨。門外不知誰到此,*玎。風(fēng)順微聞
- 句浮云有意藏山頂,流水無聲人稻田。古木微風(fēng)時直籟,諸峰落日盡藏?zé)煛?/div>
- 功業(yè)事,有朱顏領(lǐng)略,未許稱量——— 黃人杰沁園春
- 四十修真學(xué)道,金魚要換金丹——— 夏元鼎西江月
- 蟻陣攻城破,蜂衙報日斜——— 喬吉【雙調(diào)】雁兒落過得勝令_自適黃花開
- 篙師進(jìn)深窈,捫蘿舍枯筇——— 樓鑰游初暘谷及白巖
- 除卻棲禪客,誰非南陌人——— 李頻友人話別
- 常尊賈島呼吟佛,盍請劉伶謚醉侯——— 釋善珍看書憶北磵
- 晚霽青山無處逃,秋來乘興便登高——— 馮伯規(guī)約同僚游佳陰
- 茅蓋屋,稻分畦——— 元好問鷓鴣天 山陽七圣堂
- 念春風(fēng)枝上,一分花減,一半春歸。——— 程垓八聲甘州
- 追陪強韻愧難過,應(yīng)接前聞覺未多——— 陳師道和舅氏公退言懷
- 1最美P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