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518-63
題君山問答
問:《題君山》的作者是誰?
答:題君山的作者是雍陶
問:題君山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題君山是唐代的作品
問:題君山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風(fēng)波不動(dòng)影沈沈,翠色全微碧色深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風(fēng)波不動(dòng)影沈沈,翠色全微碧色深 出自 唐代雍陶的《題君山》
問:風(fēng)波不動(dòng)影沈沈,翠色全微碧色深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風(fēng)波不動(dòng)影沈沈,翠色全微碧色深 的下一句是 應(yīng)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
問:出自雍陶的名句有哪些?
答:雍陶名句大全
題君山賞析
題君山
雍陶
煙波不動(dòng)影沉沉, 碧色全無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處, 一螺青黛鏡中心。
八百里洞庭,煙波浩渺。歷來詩人都寫它的闊大壯盛的氣象,留下了“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等名句。而雍陶的這首絕句,卻別出心裁,以纖巧輕柔的筆觸,描繪了一幅“澄泓湛凝綠,物影巧相映”(韓愈《岳陽樓別竇司直》)的精細(xì)圖景,并融入美麗的神話傳說,結(jié)構(gòu)成新巧而又清麗的篇章。
這首描繪洞庭君山的詩,起筆就很別致。詩人不是先正面寫君山,而是從君山的倒影起筆?!盁煵ú粍?dòng)”寫湖面風(fēng)平浪靜;“影”,是寫那倒映在水中的君山之影;“沉沉”,是寫山影的凝重。“碧色全無翠色深”,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凝視倒影,當(dāng)然是只見翠山不見碧湖了。這兩句以波平如鏡的湖水,以淺碧與深翠色彩的對比,映襯出君山倒影的鮮明突出。這是一幅靜謐的湖山倒影圖。這種富有神秘色彩的寧靜,很容易引發(fā)出詩人的遐想。所以三、四句筆鋒一轉(zhuǎn),將湘君、湘夫人的神話傳說,融合在湖山景物的描繪中。古代神話傳說,舜妃湘君姊妹化為湘水女神而遨游于洞庭湖山之上。君山又名湘山,即得名于此。所以“疑是水仙梳洗處”這一句,在仿佛之間虛寫一筆:洞庭君山大概是水中女仙居住梳洗的地方吧?再以比擬的手法輕輕點(diǎn)出:“一螺青黛鏡中間”,這水中倒影的君山,多么象鏡中女仙青色的螺髻。
洞庭君山以她的秀美,吸引著不少詩人為之命筆。“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劉禹錫這兩句詩,同樣也是以螺髻來形容,不過這是刻畫了遙望水面白浪環(huán)繞之中的君山的情景。雍陶這一首,則全從水中的倒影來描繪,來生發(fā)聯(lián)想,顯得更為輕靈秀潤。起筆兩句,不僅湖光山色倒影逼真,而且筆勢凝斂,重彩描畫出君山涵映水中的深翠的倒影。繼之詩情轉(zhuǎn)向虛幻,將神話傳說附會(huì)于君山倒影之中,以意取勝,寫得活脫輕盈。這種“鏡花水月”、互相映襯的筆法,構(gòu)成了這首小詩新巧清麗的格調(diào),從而使君山的秀美,形神兩諧地呈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
?。ㄗ蟪晌模?/div>
- 龍隱巖龍隱晦冥時(shí)莫考,龍?bào)J拿攫跡堪驚。孔明久臥養(yǎng)全德,老子忽飛歸太清。溪上一天常氣勝,洞中六月自寒生。至人不得無情處,甘澤年年灑百城。
- 聞籍田有感天田不日降皇輿,留滯長沙歲又除。宣室無由問釐事,周南何處托成書。
- 贈(zèng)沖虛齋朱道士玉室金堂世有人,龍眠龜息鶴精神。暑風(fēng)吹起塵三丈,城市出來閑采真。
- 周子及盬簿挽詩二首投老欣相得,論心恨較遲。披文流涕疏,分韻泛湖詩。天奪過逢樂,人興殄瘁悲。何須金馬客,鮮制玉樓辭。
- 九日南山南山何峨峨,群峰秀色聚。朝暉與夕靄,無□□去住。徘徊九折險(xiǎn),縈曲一川注。懸?guī)r置屋少,□穴亦可度。蒼然老楠木,幾閱風(fēng)霜斁。孫枝長□許,老干未肯仆。昔年重九日,來者必三顧。題詩刻峭壁,皆欲寄□□。念我獨(dú)何人,今日追故步。凌晨出南門,風(fēng)雨怯行路。不憚登涉難,恐失此日故。造物亦隨人,晴明送日暮。徐行兩柏間,杯盤共草具。賓僚不鄙我,笑語露情愫。他時(shí)儻再來,莫指桃源誤。
- 鵲踏枝/蝶戀花南國寒輕山自碧。庭際梅花,先報(bào)春消息。綺萼玉英何忍摘。真堪樹下陳瑤席。旋嗅清香消酒力。翦采無功,粉筆爭描得。一曲新歡須共惜。等閑零落隨羌笛。
- 述夢寄趙紫芝江水何滔滔,渡江相別離。揖子客舍前,對子衣披披。問子何所為,旅客未得歸。執(zhí)手一悲喚,驚覺妻與兒。起坐不得省,清風(fēng)在簾帷。平明出南門,將以語所知。過子舊家處,寒花出疏籬。蕭蕭黃葉多,裊裊歸步遲。子去不早還,何以慰我思。
- 朝隱病瘧作譴瘧鬼文而差示佳句次韻浹旬移病臥荒村,冰炭交攻水帝魂。句詠髑髏詩老在,舌飛霹靂詛師存。徙居何事四方館,譴鬼宜歸白石門。壯士高人今藥喜,鮮妝隙地不須論。
- 偈頌一百零二首阿呵呵,也大奇,折臂修羅舞柘枝。急如閃電,疾如飛毛,{鷯左下?lián)Q目右換皮}翣眼迷癡,得便宜是落便宜。
- 南坡口號(hào)十八首紅紅白白共枝榮,怪底山茶有寧馨。倩得司花來判斷,不妨一姓養(yǎng)螟蛉。
- 書生白首無處著,病臥空齋夜蕭索——— 陸游秋夜歌
- 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游——— 蘇軾初入蘆山三首
- 問法舊聞裴相國,傳經(jīng)今見季維摩——— 王洋題懷玉上方
- 堯時(shí)不無水,用禹水乃平——— 梅堯臣秋雷
- 火云凝不動(dòng),勢欲終歲熱——— 曹勛山居雜詩九十首
- 非干海風(fēng)引,意足我自還——— 項(xiàng)安世與鄭檢法莊賢良往三山訪陸提舉不值
- 共看山下稻,涼葉晚翻翻——— 蘇軾是日自磻溪將往陽平憩于麻田青峰寺之下院翠
- 帳里殘燈才去焰,爐中香氣盡成灰——— 孟浩然除夜有懷
- 慚為丈人行,怯見后生才。——— 崔峒送薛仲方歸揚(yáng)州
- 喚取,伴侶,正好向西湖路,花前沉醉倒玉壺,香滃霧,紅飛雨——— 佚名快活三過朝天子四換頭